回覆列表
  • 1 # 泊圖泊途

    新版《三國》中的孫權依然是整部劇的配角,對於孫權的演繹更多的是表現他的成長和慾望上的膨脹,才能則沒有很多描寫,篇幅則如同《三國演義》一樣少。

    (《三國》中的呂蒙)

    劇中的側重點就是孫權是如何從一個小娃娃變成萬人之上的君主,小時候就聰明過人,提領江東後就被周瑜鉗制,從什麼都委任都督的青年變成一個老成的壯年。如果繼續寫下去的話,他還有一個殺戮的晚年。他人生三個階段的性格特點應該沒問題。畢竟是小說演義,所以和史書不同。但劇中安排邏輯上也說的通。

    (《三國》中的孫權)

    歷史上的孫權在晚年逼死兒子,懲處大臣,這個中間階段在影視劇劇中表現的就是呂蒙之死。這是孫權性格的過度階段。

    劇中周瑜就是呂蒙的偶像,而孫權只能說是他的主子,呂蒙隱忍能力很強,但是小心眼的程度不下於周瑜,作風上也頗為自我,在大局上忤逆孫權。因此安排了一段張昭見陸遜的情節,該情節還有第三人,那就是躺在床上死去的呂蒙,這就是孫權對陸遜的恐嚇。

    (《三國》中的呂蒙)

    正史中未見有周瑜跋扈的場面,孫權還打算用他奪益州,但是周瑜還沒開拔就去世了。

    呂蒙也是備受孫權重視,孫權賞賜呂蒙錢,呂蒙拒收,傳達賞賜爵位的信使還在路上,呂蒙就病倒,後來不治而亡。呂蒙是病死的。

    還是那句話,歷史上晚年孫權屠戮大臣,因此演義中有孫權殺呂蒙的橋段,邏輯上也說得通。想看經常劇情就看演義,想看歷史就去看《三國志》。

  • 2 # 邏輯文史游

    每一部能稱得上經典的古典名著本身就有其獨特的內涵在裡面,每一部名著的內涵估計每個人一輩子都評不完,說不盡。我們普通讀者有時也只能在網上寫點個人見解了,但影視編劇可不同,他們可以透過改編把自己的思想強加給觀眾,更要命的是一些不看原著的影視黨紛紛被誤導於是信以為真,這其實不算一個好的現象。

    《新三國》電視劇上映前觀眾們還是很期待的,但一上映大家就發現這部劇除了道具、服飾由於老版外,其他方面都有著不少能讓人吐槽的地方。比方說曹操大讚劉備的誠實,因為他毫不掩飾自己身為皇族之後卻幹著織蓆販履的勾當;關羽斬華雄後大嘴封劉備為“第十九路諸侯”;孫笨被刺客暗殺,鏡頭一切孫十萬出場,並且孫十萬的態度讓我覺得其實是他派人暗殺的孫笨;陸帥哥飾演的諸葛亮從頭到尾都在尬演技;王朗不是被罵死的而是時間到了主動嗝屁兒了…

    能吐槽的點太多,敗走麥城這段不僅呂蒙當場殺了關羽,回去之後莫名其妙中毒了,渣權給陸遜了一個眼神,陸遜就秒懂了,然後渣權也吐露出了長年來一直被大都督壓制的不爽臥槽…那麼孫權執政的那些年頭受大都督壓制了嗎,我想多多少少有點吧,但你說孫權暗地裡看大都督們不爽這就有點扯了。咱們單說呂蒙,從“吳下阿蒙”轉型後的呂蒙是東吳少有的從武夫被孫十萬一步步提拔成都督的人士,要知道他的前輩無論是周瑜還是魯肅在當時都是大家族,呂蒙上位後他的一系列想法也基本被孫十萬所採納,更是在關鍵的如何處理與劉備家關係方面給孫十萬下了決心。

    呂蒙算是第一個提出破壞聯盟的高階將領了,在一番陳述後孫十萬也認可了他的想法,再後來的劇情大家也都知道了:年輕人陸遜去捧關羽,令其放鬆警惕,最後白衣渡江拿下荊州。

    在小說裡呂蒙在陸遜捧關羽前因為拿不下荊州選擇了詐病,但歷史上呂蒙可能是真的得病了,於是孫十萬就讓他回去好好調理,但在這種國仇家恨面前,呂蒙還是去打了這場戰鬥,結果運動過於激烈,終於倒下,不久病逝,這時候正好關羽也剛死沒多久。

    所以關於呂蒙之死,邏輯文史姨更願意相信他是身體原因才倒下,而不是說什麼無聊的主僕陰謀論,嗯就是這樣。

    我發現東吳的大都督長得都很帥…

  • 3 # 理論家不理論

    新版三國中對呂蒙違抗孫權知名大加描寫:

    1、陸遜前言叮囑孫權,如果說周瑜恨諸葛,那麼呂蒙恨得便是關羽。由此孫權才下令讓陸遜去追加君命,奪取荊州後原地駐守,切勿傷害關羽性命。

    2、呂蒙奪取荊州後,故意阻攔陸遜,命賈華在荊州東門拖延陸遜,自己自提3000輕騎去追關羽。

    3、呂蒙攻取麥城後,又故意讓手下拿著自己的帥旗佯動,自己去上庸半途中截殺關羽。

    4、呂蒙殺掉關羽之後,陸遜現身傳達孫權之旨,而關羽已被呂蒙取掉首級。

    那麼新版三國到底是在說呂蒙立功心切,還是有意在抬高陸遜不及時將命令傳達給呂蒙,而是想故意激化呂蒙與孫權的矛盾。對此,新版三國還可以描繪了徐晃寧死也要攔下曹彰去追殺關羽以作襯托。

    到底是怎麼回事,還請大家指點一二。

  • 4 # 秉燭讀春秋

    呂蒙不聽孫權的命令,決意追殺關羽,杵逆龍鱗,不把主公當皇帝看,被殺也在情理之中。其實這些都是表面文章,實則是:呂蒙做了孫權和陸遜的政治犧牲品了。

    首先說呂蒙執意追殺關羽這件事吧。孫權作為東吳的最高領導者,從戰略大視角來看,絕不會把一人得失看的那麼重。殺關羽只是一時意氣用事。對大局來說十分不利。聯劉抗曹是和諸葛亮達成的共識,也是時局所需要。孫權覺得,把荊州弄到手,目的達到了,何必和劉備撕破臉面呢?

    孫權的頭腦不比孔明和曹操的智商低。孔明能想到為了三國割據的狀態,讓關羽放過曹操,那麼孫權為了不破壞孫劉聯盟的協議,放過關羽是從大格局考慮的。然而,呂蒙上了陸遜的當了,他故意挑起呂蒙對關羽的憤恨,又不及時傳達孫權的命令。可以說,呂蒙是為陸遜做了馬前卒,立下了大功,卻沒有機會享有這一切。新三國這一改動,乃神來之筆,令人拍案叫絕。寫出了人性的陰暗面。

    呂蒙之死,也不能完全歸咎於孫權,還是他目中無人,得意忘形,不能及時瞭解主公的戰略意圖,不識時務而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中央臺播放的《挑戰不可能》有誰喜歡看,感想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