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lanfengz3

    1、最早的是3600年前,古埃及人寫在草紙上的數學問題中,出現含有未知數的等式。是方程的雛形。

    2、公元1世紀,方程中文一詞出現在漢代數學專著《九章算術》,其第八卷即名“方程”。“方”意為並列,“程”意為用算籌表示豎式。

    卷第八(一)為:今有上禾三秉,中禾二秉,下禾一秉,實三十九鬥;上禾二秉,中禾三秉,下禾一秉,實三十四鬥;上禾一秉,中禾二秉,下禾三秉,實二十六鬥。問上、中、下禾實一秉各幾何?

    答曰:上禾一秉,九鬥、四分鬥之一,中禾一秉,四鬥、四分鬥之一,下禾一秉,二斗、四分鬥之三。

    方程術曰:置上禾三秉,中禾二秉,下禾一秉,實三十九鬥,於右方。中、左禾列如右方。以右行上禾遍乘中行而以直除。又乘其次,亦以直除。然以中行中禾不盡者遍乘左行而以直除。左方下禾不盡者,上為法,下為實。實即下禾之實。求中禾,以法乘中行下實,而除下禾之實。餘如中禾秉數而一,即中禾之實。求上禾亦以法乘右行下實,而除下禾、中禾之實。餘如上禾秉數而一,即上禾之實。實皆如法,各得一斗。

    可以看出,已經有了系統的解法。

    3、魏晉時期的劉徽在公元263年前後為《九章算術》作了大量註釋,創立了比“遍乘直除”更簡便的“互乘相消”法來解方程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描寫蝴蝶多的詞語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