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影片好笑

      出自老子《道德經》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釋 義:最高的善像水那樣。水善於幫助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它停留在眾人所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接近於道。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樣安於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樣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樣相親,言語要像水那樣真誠,為政要像水那樣有條有理,辦事要像水那樣無所不能,行為要像水那樣待機而動。正因為他像水那樣與萬物無爭,所以才沒有煩惱。  文化釋義  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此乃謙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則能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此乃柔德;故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堅。因其無有,故能入於無之間,由此可知不言之教、無為之益也。”  他認為上善的人,就應該象水一樣。水造福萬物,滋養萬物,卻不與萬物爭高下,這才是最為謙虛的美德。江海之所以能夠成為一切河流的歸宿,是因為他善於處在下游的位置上,所以成為百谷王。  世界上最柔的東西莫過於水,然而它卻能穿透最為堅硬的東西,沒有什麼能超過它,例如滴水穿石,這就是“柔德”所在。所以說弱能勝強,柔可克剛。  “上善若水”,是說水具有滋養萬物生命的德性。它能使萬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與萬物爭利,故天下最大的善性莫如水。正如古人所說的:“到江送客棹,出嶽潤民田。”凡是能利物、利人之事,水都盡力去為。水的這種特性,可謂之“上善”。  不見其形的東西,可以進入到沒有縫隙的東西中去,由此我們知道了“不言”的教導,“無為”的好處。  老子還說:“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幾於道;道無所不在,水無所不利,避高趨下,未嘗有所逆,善處地也;空處湛靜,深不可測。善為淵也;損而不竭,施不求報,善為仁也……  “道”是產生天地萬物的總根源,是先於具體事物而存在的東西,也是事物的基本規律及其本源。所以“道”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認知與理解的。水的德行就是最接近於“道”的,“道”無處不在,因此,水無所不利。它避高趨下,因此不會受到任何阻礙。它可以流淌到任何地方,滋養萬物,洗滌汙淖。它處於深潭之中,表面清澈而平靜,但卻深不可測。它源源不斷的流淌,去造福於萬物卻不求回報。這樣的德行, 乃至仁至善……。  居善地,守拙。水是萬物之根本,它滋潤了萬物,論功績,豐碑頌詞決不可少,炫耀的資本更是豐厚異常。但他卻總以一顆平常心面對世人,從不張揚,甚至永遠從高往低流。如此謙遜,不似土地,壘起一座座高山俯視一切,更不似空氣佔領所有空間。  心善淵,博大。“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水包容一切,托起一切,從未主動將任何事物排除在外,它滲入樹木、青山、土地,將一切包容與心中。  與善仁,齊心。水的凝聚力,不可謂不強。匯流成河,聚河成湖,合湖成海,力量越聚越強,正所謂“積水成淵,蛟龍生焉” 。  言善信,透明。水本身就是無色透明的,將一切展露出來,讓你可以完全認識他,相信他。因為你看到了他的清澈和純潔。  正善治,公平。術是公平、公正的,無論你將他置於金碗銀盆,還是石鍋木杯之中,他都不會挑三揀四,不論將它斜置,還是倒置,水面永遠是平的,這也無疑是公平的表現。  事善能,堅忍,要想做成任何一件事,無疑需要克服無數的困難。長江自西向東流入大海,途經多少曲折、坎坷。最終以堅韌的性格,完成大江東去的任務。  動善時,靈活。水遇方則方,遇圓則圓。有時奔放,有時平靜,有時粗獷,有時嫵媚。雨雪互換,冬夏不同,適宜時間變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是文秘?文秘一般都做什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