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fczdgv

    >白居易人定月朧明,香消枕簟清。翠屏遮燭影,紅袖下簾聲。坐久吟方罷,眠初夢未成。誰家教鸚鵡,故故語相驚。這是一首近體詩,因為其用韻、對仗和平仄都符合格律詩的基本要求。其用韻、對仗、平仄(包括有無拗救和失粘失對之處)如下:用韻:首句入韻,用庚韻。第一、二、四、六、八句用韻,韻腳分別是“明、清、聲、成、驚”,這些字都是“平水韻”中的庚韻字。對仗:首聯、頷聯和頸聯都對仗,只有尾聯不對仗。即首聯“人定月朧明”對“香消枕簟清”,頷聯“翠屏遮燭影”對“紅袖下簾聲”,頸聯“坐久吟方罷”對“眠初夢未成”。平仄:人定月朧明,香消枕簟清。翠屏遮燭影,紅袖下簾聲。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坐久吟方罷,眠初夢未成。誰家教鸚鵡,故故語相驚。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此詩符合格律詩的“對”和“粘”的規則,無失粘失對之處,其不合平仄的“人”、“翠”、“紅”等字,都處在可平可仄的位置上。有一處拗救,即“誰家教鸚鵡”一句,其中第三字本該用平聲字,這裡用了仄聲字“教(jiào)”拗,然後將本該用仄聲的第四字用了平聲字“鸚”救。>其九 杜甫從軍十年餘,能無分寸功。(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眾人貴苟得,欲語羞雷同。 (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中原有鬥爭,況在狄與戎。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通平)丈夫四方誌,安可辭固窮。 (仄平仄平仄,平仄平仄平)這是一首古體詩。因為從平仄上看,第一聯失對,第一、二聯失粘,第三句出現三仄尾,第四句出現三平調;從對仗上看,中間兩聯都未形成對仗。這都是格律詩所不允許的,因而是一首古體詩。 而古體詩中格律不嚴謹,所以不存在拗救、失粘等說法.用韻:首句不入韻。第二、四、六、八句用韻,韻腳分別是“功、同、戎、窮”,這些字都是“平水韻”中的東韻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萬左右落地SUV,省心不出小毛病,空間大舒適度好,內飾高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