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三農問題探討者

    六十年代過年,我因為太小沒有發言權。但到70年代,本人已到十多歲了,己經對事情有所瞭解了。那時的物質水平雖不算太豐富。己經基本上解決了溫飽。但每到過大年,人們都把集攢了好久的食物全部拿出來。所以在當時,己經算相當的豐盛了。絕對不是向前面那位網友說的,不放假,不過年,那時候的人們都迫切地盼著過年。一是剩過年好好的休息,二是過年能有好的吃穿和穿。三是可以剩過年,拉拉親情,友情和發小情,等等。那時的年,過的是最充實的,也是最值的回憶的年代。

  • 2 # 秋亭聞滄浪

    第一當時國家經濟欠發達,再加上又搞政治運動,經濟下滑,物資潰乏,過大年又成每家每戶的年關,城市略好一些政府給每個居民發放肉票,副食票等拿錢就可在指定的商店購到年貨,大人捨不得買新衣服,都給孩子們做新衣服,新鞋子再買幾掛鞭炮,除夕上午開始包餃子,那時家裡孩子多,也就是幹活的少,吃飯的多,所以就得上午開始包,然後再做幾樣小菜,就這樣年夜飯做好了天也擦黑了,吃飯前先燃放鞭炮,炮放完了開始吃年夜飯,小輩先給長輩敬酒,送上祝福語,長輩給小輩發個壓歲錢,那時候也就給個三角,五角的,孩子們都感到很幸福,收音機裡聽著舞劇《白毛女》一邊吃飯,就這樣渡過除夕,初一早上還是吃頭天的餃子,孩子們換上新衣服開始在院子裡燃放零星的鞭炮,初二,初三走親訪友,年初四大人們上班,年也就過完了,這也是我小時候的印像。

    第二,農村比較熱鬧,雖然收入少但民風比較好,臘月裡生產隊分紅,宰豬宰羊分肉熱鬧地很,家家戶戶都宰豬,每家都互相送肉,真是家家迎新春,戶戶接福財,日子雖貧但年關不人可以過得去,除夕一鍋大骨頭,在包一頓餃子,就這樣熱熱鬧鬧的把大年過了。農村我沒有過過年,這些都是聽人說的,寫得不好請海涵。

  • 3 # 雲靈尋道

    七十年代是中國在美蘇兩大超級大國的封鎖和壓制下的年代,我的童年就是在那個難忘的時代。

    當時上海人過年時根據戶口薄上人數分配有各種食品券,比如冰蛋二塊、啤酒兩瓶、肉票若干、活雞若干等,當然豬肉和活雞你想吃就必須排隊。早晨五六點開始,各家坐著小凳子搶排位,然後登記名次,憑此名次下午付錢拿雞,因為雞尚在路上…。為了多吃幾個雞,還偷著用糧票去換雞和雞蛋,當然要非常小心別被抓住,這叫投機倒把!然後家裡開了小型養雞廠,弄個竹箱子養了五隻雞,雄雞母雞們白天出來散步曬太陽晚上箱中睡覺,互相還啄來啄去爭米飯吃。過年前雞開始生"救命蛋"了,一天能有二三隻蛋,這可是好訊息!當時雞蛋也要券。一般拿到雞蛋必喂一把米,要不母雞之"咯咯蛋"會讓你心中有愧!小年夜大人殺雞時我淚流滿面,終歸養了幾星期有些感情了!可憐的雞們…!

    至於新衣服真很少,父母都軍人轉業,家裡軍裝最多!我大都穿哥哥穿過的半新軍裝,當然能有雙新白跑鞋已是非常光鮮了,進出弄堂都有光彩。當年的口號是越艱苦樸素越光榮!

    那時候小偷真很少,因為每到年前都有街道押著各類壞分子到里弄開批鬥會,小偷小摸真慘,一個里弄一個里弄排隊開…!

    初一醒來,枕頭邊肯定有父母放的紅豔豔兩元壓歲錢、一袋糖果、兩隻桔子。可憐我的壓歲錢都買了鞭炮大家一起聽…

    雖然那個年代物資貧乏,但人人都明白是在支援國家建設,大家人心很齊,沒有什麼攀比心。現在國家富強了,衣食住行都比當年強多了,但心裡還是懷念那個其樂融融的時光!

  • 4 # D冬天不冷2018

    過革命化戰鬥化的春節,跳忠字舞,學老三篇,與天鬥,有地鬥,與人鬥,憶苦思甜,批鬥黑五類,劉鄧陶,彭羅陸揚,四條漢孑。向毛表忠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個數字的右上角和右下角有數字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