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書生的理想國

    《資治通鑑》

    之所以選擇它,是因為一直想要去讀史書。之前,因為太賴或者覺得比較難啃就嚐嚐半途而廢,這次也是督促自己做一個堅持。

    在讀了快半個月之後,每天讀完也會有一個思考,最大的收穫是,對於一些歷史可能一開始只是知道一些很片面的東西,但是隨著閱讀就回很自然的把那些歷史串聯起來,甚至回去刨根問底查更多的資料加深對於歷史的認知和理解。

    在閱讀當中,還能夠感受到很多歷史先賢的一些事蹟,去試著分析並學習他們的思維方式和做事理念。甚至和自己生活中一些相呼應,讓自己更有勇氣,更有毅力去面對生活。

    雖然才讀了半個多月,但是越讀越覺得讀史可以明智這句話是多麼正確了。中華文化流傳的最寶貴的財富其實就在史書中,那些精神才是最重要的。

    往後,希望自己能夠持續堅持下去,把這本史書啃完。

  • 2 # 悟思必得

    我最近閱讀的書是《論語》,雖說以看過多次,前幾天,我因要寫一篇這方面的文章,我又認真地看了這本書,說真的,讀《論語》每看一次,就有一次的人生的新感悟,難怪古人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的,名不虛傳。

    《論語》是給人生智慧的一部書,書中有許多經典佳句,讀了使人受啟迪,很受益。我最喜歡《論語》中兩句話。

    1、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孔子告知人們,就是要多做少說,不要輕易許諾,不要輕易表態,要說到就做到,知行合一,表裡如一。這在當今顯得是多麼的重要,如今,人們大多給搞反了,說得多,做得少,表態多,空話多,行動少,這是值得我們反思的。

    2、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孔子說,把道德修養,讀書學習和知錯就改這三個問題相題並論,在孔子看來,這三者之間是有著內在聯絡的,品德在我們成長的歷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良好的品德能夠幫助我們樹立信念,做出正確的選擇,知錯就改,吾日三省吾身,才能見賢思齊,學習別人的長處,克服自己的短處。

    現在我們許多人都是將這三個關係分離了,有的人只用功學習,可不講德,不自省,為的自己的功名,為的就是自己私利,可是一個人沒有道德修養,沒有人生精神支柱,知識再多,學問再大,一個人缺了德也是幹不成事情的,只能是害人又害已,這在現實生活中不知有多少這樣的活鮮事例。

    孔子就是孔子,他是一位大學問家,大智慧家,雖說他在2000多年前說的話,但時至今日有些話確實還是很管用的,正是如此,當下,華人形成了一股《論語》熱的原因就在這裡。

    有時間抽空讀下《論語》,對人生是有很大啟迪意義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醛基是給電子還是吸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