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黎明小志

    為什麼小孩小時候吃好幾碗飯都不覺得飽呢

    因為小孩天生的喜歡運動,他/她一刻都不停的奔跑和跳躍

    消化功能非常的強,各各部位的器官,都正在發育階段

    所以,孩子會不時的喊餓,玩一會就想吃東西

    小孩從小就應該養成,一日三餐,到時吃飯,按時睡覺

    為今後上學打下良好的基礎

    隨著漸漸的長大,身體素質對孩子的身體也有一定的影響

    有的孩子長大了,以後,身體素質倒不如小時候那麼健壯了

    因為各方面的原因,所引起的身體素質差了

    飯量逐漸的減少,胃的消化功能減弱,也就是說,胃出現了問題

    所以說長大了還不如小時候健壯了

    由於工作的關係

    不按時吃飯,不按時睡覺,胃大量受損,導致的吃的少了

    現在原本生活的壓力大,健康問題也很重要,保證身體健康,是關鍵

    只有身體健康,你才能夠做任何事情,好好保養自己的身體

  • 2 # 冰雪RONGHUA

    你說的是十幾歲的孩子吧,因為十幾歲的孩子正在長身體,所以就吃得多點,長大了就不長高了,只要營養跟上就行,所以也吃不了那麼多了。我也說不好要不你問問專家,看專家是怎樣說的,這樣就明白了。

  • 3 # 藍音

    沒病,健康正常情況下,

    自然規律唄,

    年青,小時候需要營養量大唄!(長身體階段)

    一天腳不著地的忙,(淘,蹬山,爬樹,工作,幹活)。

  • 4 # 鄴都情

    我估計你的年齡應有30歲左右。我是60後,我小時就是前四、五十年!

    1.人在小時糧食不過關,80%以上吃的是粗糧,瓜菜很少,樣式不多。付食更是少的可憐。那時農村戶戶養雞,誰也不捨得吃,80%賣給了城裡人吃。農民在生產隊幹活,有啃生產隊生玉米吃。特別在1960年困難時期,出現餓死人現象。婦女多數不來月經。誰出生在1960年,一般你家是有法的,或是生產隊長。在文革中,一張地主的大檀木床現在價值幾百萬元,那時僅需250斤糧食。毛主席在1960年8個月未吃肉。那時3碗飯的營養也沒現在一碗的營養大。

    2.人小時活動量大,跑得快,不斷運動。那時沒有車輛工具,生產勞動是人力,甚至人翻地,牛馬耕作還是先進,很少有機械作業。現在呢,全部實現農業機械化,在地頭坐等就把小麥玉米拉到家。吃的好穿得暖。雞蛋肉奶常不斷。瓜果梨樣樣全,啤酒小菜平常飯。活動量,家家有各種車輛,吃穿住行都方便。你要硬加,個個要得肥胖症!不吃肥肉吃瘦肉,倒叫賣肉也作難!感謝政策感謝黨,人民過上了好時光!

  • 5 # 鴻哥iouyh福小鋪

    海碗、青花碗、雞公碗、一口碗。。。。。。

    主要是碗的容量有多少,一口碗的量,目的是多吃菜,海碗的量,目的是多吃飯。

    依照我們的思維,飯是主食,但依照認定,它屬於穀物。

    穀物+蔬菜+肉食(陸地和水產)=吃飯

    呵呵,所以有條件的話當然是儘量以最佳組合吃飯。

    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 6 # 關東俠客

    從記事時起就從長輩那裡懂得糧食的珍貴,生產精食的不易。民以食為天,吃穿住三件大事,吃是第一位的是生命的根本。小時侯對糧食物有感情,粗茶淡飯清湯寡水的還特別能吃。記得十一二歲的時候,大黃米飯一頓輕鬆能吃下兩大碗,掛麵能吃一斤裝的,現在想起來都覺得不可思議。如今的飯量,一大碗都得花很大勇氣才能消滅下去。差距就這麼大。原來小時候身體正處於生長髮育期能吃是必然的,而且那個時候生活條件一般,只有過年過節時才能吃點肉,肚子裡油水少就特別能裝。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肉蛋奶想吃就吃,到是毎天為了吃什麼犯著磨,現在吃的好了當然也就少了。常言說小中見大,這一多一人見證了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和人民的富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成語刎頸之交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