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青年中醫張清雲

    酸苦甘辛鹹 肝心脾肺腎 是對應的

    比如酸入肝經 苦入心經 甘入脾經 辛入肺經

    鹹入腎經 所以五味過極就會傷五臟

    還有青志怒喜思悲恐也是同上相對應的

    五志過極也會傷五臟

  • 2 # 震言

    中藥有四氣五味和歸經之說,《黃帝內經》認為食物同中藥一樣,不同的食物具有不同的性味與歸經。食物的性味是指食物的“寒、熱、溫、涼”四性和“酸、苦、甘、辛、鹹”五味。

    食物的五味各有所屬,吃對了就能滋養五臟,改善身體狀況。

    酸味食物,入肝,具有收斂,固澀等作用。

    苦味食物,入心,具有清熱,瀉火等作用。

    甘味食物,入脾,具有滋補,調養等作用。

    辛味食物,入肺,具有發散,行氣等作用。

    鹹味食物,入腎,具有散結,滋陰等作用。

    食物五味不注意調和,吃錯了一樣會帶來傷害和病痛。

    酸味食物,食用過量會使肌肉失去光澤、變粗變硬,嚴重的口唇翻起。

    苦味食物,過食可使面板粗燥枯槁,毛髮脫落。

    甘味食物,過食導致骨骼疼痛,頭髮脫落。

    辛味食物,過食會引起筋脈拘攣,指甲不枯不榮。

    鹹味食物,過食會使血液瘀滯,甚至改變大便顏色。

    所以大家在吃東西時候要注意五味調和:

    飲食濃淡適宜。

    注意各種味道的搭配,不可偏食。

    真心祝願所有人身體健康,願傷痛永遠不在,願幸福永駐!

    人要學會珍惜,身體要珍惜,生活也一樣要珍惜,你不好好把握的今天,或許正是一些人追悔莫及的昨天,亦或是一些人嚮往企及的明天,活在當下,活出精彩的自己!

  • 3 # 橘貝半夏曲

    讓小夏來回答這個問題吧。

    中醫的五味指的是酸、苦、甘、辛、鹹這五種,五味分別與人體的肝、心、脾、肺、腎五臟相對應。

    五味適量,對五臟有補益作用,即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鹹入腎。如果五味過量,便會打亂人體平衡,損傷臟器,招致疾病。

    酸味可以補肝,適當吃些酸味食物,可以健脾開胃,促進食慾,如果我們吃入的酸味食物過多,可引起胃酸增多,影響消化功能,導致脾胃功能失調。

    甘味可以補脾,甘味具有補氣養血、調和脾胃、緩解疼痛、解毒等作用,如果我們吃入的甘味食物過多,就會損傷腎的功能。由於頭髮是由腎滋養的,因此甜味的東西吃多了就會使頭髮失去光澤、掉髮。但過食甜膩之品,則會壅塞滯氣,助溼生痰,甚至誘發消渴病(糖尿病)。

    鹹味可以補腎,能軟堅潤下,有調節人體細胞和血液的滲透壓平衡以及正常的水鈉代謝作用。如果我們吃入的鹹味食物過多,就會損傷心的功能。就會抑制血的生髮,使血脈凝聚,臉色變黑。同時還常出現心悸、氣短、胸痛等心氣虛的症狀。

    苦味可以補心,具有清熱燥溼,清熱解毒,清熱瀉火等作用,如果我們吃入的苦味食物過多,就會損傷肺的功能,出現咳嗽、咳痰等肺氣虛的症狀。

    辛味可以補肺,可發散、行氣、活血,能刺激胃腸震動,增加消化液的分泌,還能促進血液迴圈和機體的代謝、祛風散寒,解表止痛。如果我們吃入的辛味食物過多,就會損傷肝的藏血功能,出現頭暈目眩、面色無華、視物模糊等肝血虛的症狀。

    小貼士:

    辣味是中國傳統的“五味”之一,在烹調中佔據重要地位。但是,國際上公認的“五味”中沒有辣味。辣味受體早有研究,普遍認為辣味受體就是“傷害性”的痛覺受體。辣味往往和麻、痛覺相似,所以準確地講,其受體一般被作為麻、辣、燙和痛覺感測受體。

    關注健康,關愛生命,檢視更多健康小知識,請關注小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蔡司眼鏡片如何辨別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