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河東來

    真實答案是帝辛(紂王)不是他不想,而是他不敢,也事實上不能,因為太師那時是整個帝國,包括君王宗教信仰的老師,在宗教神權方面擁有訓御君王及百官的職責,不是後來社會理解的世俗君臣關係中,君權至上的概念。

    當時應該是中國的“禮教信仰”時代,帝王的身份實際上就是大巫,就是領袖,就是人王,也就是神。

    關於武王,他也有一個太師,就是姜子牙,要注意,很多現在的文學作品將他稱之為丞相是錯誤的,他的身份是“太師”,這個稱呼,比所謂“尚父”的稱呼更尊貴,那個時候的“太師”,是可以訓御帝王的存在,不可能像後世那樣是帝王的絕對臣子,沒有獨立主權。

    按現在的觀念形象比喻,帝王只是太師組織國家的“巫”群體推舉出的“大巫”而已,他本身也要接受太師宗教方面的管理,我們看近代太平天國的“拜上帝會”中的案例中,東王楊秀清可以代表“天父”毆打訓御天王洪秀全是怎麼回事,就可以懂得無神論者創造的宗教中太師的作用和地位了。

  • 2 # 中孚鑑

    在《封神演義》中,商紂王殘暴無道,他寵信妲己、炮烙大臣、殘殺正直忠良大臣,很多對他勸諫的正直大臣,因為勸諫於他從而被殺,商紂王亦可謂是典型的暴君。然而當時在商朝卻還有一個正直的大臣,他就是聞仲聞太師。

    聞仲曾當面勸諫紂王,並且還得以讓商紂王作出讓步,這對於殘暴的商紂王是非常難得的。但商紂王對聞仲還是一如既然的信重。

    那在《封神演義》中,紂王為什麼不對聞仲下毒手呢?

    紂王為什麼要對聞仲下毒手呢!之所以不對聞仲下毒手,就是因為紂王對聞仲極度的信任和敬重,同時還有一些忌憚。而主要的是,紂王雖然殘暴,但是他心裡還是知道聞仲對大商忠心耿耿,是大商的忠臣,聞仲一生不辭勞苦為大商征戰,商紂王心裡是知道的。同時聞仲還是商紂王非常倚重之人,再則他又有些忌憚聞仲的為人,所以紂王則沒有對聞仲下毒手。

    聞仲,他是商朝的太師,他曾在截教金靈聖母門下學藝,曾輔佐紂王的父親帝乙,後來聞仲又受到帝乙的託孤重任而輔佐紂王。

    因為聞仲是截教門下,所以他法力高強,在《封神演義》中,聞仲的實力在凡間可謂是少有敵手,他在法力高強的同時,又對商朝忠心,深受帝乙的信任,從而得以成為託孤重臣,所以聞仲不僅法力高強,而且有位高權重,再加上他為人剛烈正直,所以就連紂王都對聞仲很敬畏。

    而紂王對聞仲的敬畏,不僅有畏懼的成分,還有是因為對聞仲的信任,知道他忠於大商,卻為人剛烈,又對商朝有極大的功勞,因為這些原因,所以紂王才會對聞仲也畏懼三分。如此的話,紂王又何必對聞仲下毒手呢!

    聞仲對商朝忠心耿耿,他東征西討,為商朝的江山穩固而戰。他為保商朝江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為人剛烈,在當時有很高的威望。常年領兵在外征討平叛,可謂是以一己之力穩固這商朝天下。

    本來紂王對聞仲還有些害怕,但因為聞仲常年在外帶兵,所以沒人能管的住紂王,後來聞仲回到朝廷,他向紂王提出十策,要求紂王改過自新,紂王也做出了很大的讓步。

    本來可能前景一片大好,但事事難料,東海又起戰事,聞仲為了商朝天下穩定,只得又帶兵平叛,從而紂王又無人管束。後來因為紂王殘暴,而有了商周之戰。

    當時聞仲為了保商朝,從而和姜子牙對陣,雖然聞仲對商朝忠心,然天意屬周,所以不管如何,是敵不過天數的,最終聞仲戰死絕龍嶺。

    聞仲在《封神演義》中,他有三隻眼,中間一隻眼睛可放白光、辨奸邪忠肝,再則他是截教門人,而他人緣又好,這也是截教中人會幫助商朝的重要原因,故而聞仲是封神大戰中的關鍵人物。後在姜子牙封神的時候,聞仲被封為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哥白尼的“曰心說”的主要內容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