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婭渋

    麻將起源於中國,原屬皇家和王公貴胄的遊戲,其歷史可追溯到三四千年以前。

    在長期的歷史演變過程中,麻將逐步從宮廷流傳到民間,到清朝中葉基本定型。

     相傳明朝名為萬餅條的人在“葉子格戲”的基礎上創造麻將,以自己名字“萬、餅、條”作為三種基礎花色。

    另一方面, 有人說麻將本是江蘇太倉“護糧牌”。

    例如:“筒”圖案就是火藥槍。

    還有的說,麻將基本張數為108張,代表著水滸裡的108位好漢,東南西北則代表這些好漢來自東南西北四面八方;中發白是說這些人有的是中產階級,有的是高官貴族,有的則是白丁出身。

      有關資料記載,在江蘇太倉縣曾有皇家的大糧倉,常年囤積稻穀,以供“南糧北調”。

    糧多自然雀患頻生,每年因雀患而損失了不少糧食。

    管理糧倉的官吏為了獎勵捕雀護糧者,便以竹製的籌牌記捕雀數目,憑此發放酬金,這就是太倉的“護糧牌”。

    這種籌牌上刻著各種符號和數字,既可觀賞,又可遊戲,也可作兌取獎金的憑證。

    這種護糧牌,其玩法、符號和稱謂術語無不與捕雀有關。

      例如,“筒”的圖案就是火藥槍的橫截面,“筒”即是槍筒,幾筒則表示幾支火藥槍。

    “索”即“束”,是用細束繩串起來的雀鳥,所以“一索”的圖案以鳥代表,幾索就是幾束鳥,獎金則是按鳥的多少計算的。

    “萬”即是賞錢的單位,幾萬就是賞錢的數目。

      此外“東南西北”為風向,故稱“風”,火藥槍射鳥應考慮風向。

    “中、白、發”:“中”即射中之意,故為紅色;“白”即白板,放空炮;“發”即發放賞金,領賞發財。

      麻將玩法的術語也與捕雀護糧有關。

    如“碰”即“彭”的槍聲。

    又如成牌叫“糊”,“糊”“鶻”諧音,“鶻”是一種捕雀的鷹。

    除此還有“吃”、“槓”等術語也與捕鳥有關。

    那麼為何又叫“麻將”呢?在太倉地方方言叫“麻雀”為“麻將”,打麻雀自然也就叫成打麻將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人去世可以穿羽絨衫嗎?有什麼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