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羅小胖愛理財

    一、破窗理論及其背後的故事

    在經濟學當中,有一個理論不得不提,那就是破窗理論。用比較通俗易懂的話來講,便是一個孩子將窗戶打破了,窗戶的主人就要去買玻璃,而這樣,將會刺激生產。製造玻璃的工人完成訂單之後,便有了工資,有了工資之後,就可以去購買麵包,麵包工人又可以去買衣服。這樣一來,便推動了整個生產。

    也就是說,破窗戶理論其實是可以提高生產力的。當某個生產鏈陷入不景氣的階段時,便可以採用破窗效應來提高生產力,以此來帶動整個生產鏈,然後普通人便有了收入。當收入提高了,便有了消費力,這時商家也就會賺錢。而商家賺錢了,便會繼續找供應商訂貨,供應商有了訂單,就會繼續讓工人工作。如此一來,完美的形成了一個迴圈。

    二、替代效應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在日常的生活當中,人們即便是有購物的慾望,但很多時候,我們的存款以及工資是跟不上自己的消費慾望的。例如,有些年輕人自身工資很低,但是卻獨愛購買最新款的蘋果手機及某些奢侈品。

    如此一來,便會對自身的經濟造成很大的壓力,甚至會讓自己負債,到時候最新的手機倒是有了,但生活卻越過越苦,後悔不已。

    而這種時候,其實最應該做的,便是瞭解經濟學當中的替代效應。如何理解呢?其實很簡單,如果自身的工資支撐不起這種消費慾望時,我們就去尋找更加便宜或者說更加適合自身消費水平的商品。

    例如,上萬塊錢的蘋果新手機買不起,那能不能退一步,去購買相對便宜的中國產手機呢?或者說,能不能購買前兩年的蘋果手機呢?這樣一來,手機也都是新的,但是所花的錢不一樣,自身的經濟壓力也就會相對減少,這,才是正確的消費觀念。

    三、廣告效應及其背後的經濟學理論

    說起廣告,大家應該是見過不少,而時下的廣告投放途徑也很多,例如網路、電視、報紙、手機APP等等,而所有投下的廣告,最終都會給商家帶來一定的收益,這是毋庸置疑的。

    在吳曉波先生的《大敗局》當中,有一個最出名的廣告效應故事:1990年3年,山東某縣城裡的一個小酒坊秦池酒廠註冊成立,在一開始的3年裡,它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且小得不能再小的酒廠而已。而其每年的白酒銷量,也從未超過1萬噸。這種小作坊,其實在我們生活當中很是常見,甚至在今時日來講,這種小酒廠隨時都有可能覆滅。

    但是,一次轉機,卻讓這個小酒廠瞬間成為國內知名酒廠(最終還是沒落了),而這個轉機,便是所謂的廣告效應:1995年,秦池以6666萬元獲得央視5秒鐘的黃金廣告時間,成為當年的標王。而廣告投放的次年,秦池的銷售收入猛增至9.5億元(前一年為1億元)。也就是說,只是投放了一則廣告,便帶來了約9倍的銷售收入,而也正是這則廣告,讓其火遍全國。

    在當時的人們來講,大家很在意廣告,因為大家都覺得,凡是能夠上電視的廣告,肯定都是質量過關的好貨。所以當成龍先生代言的小霸王學習機、腦白金的“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腦白金”出現的時候,也帶來了一系列的收益,甚至是曾轟動一時。

    上面三個,是小胖一開始想到的與經濟學有關的理論。其實,很多理論都是發生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只不過經過一些途徑將其放大後才被我們得知,而後我們才後知後覺的發現原來經濟學真的很普通人有關。

    在日常的生活當中,多瞭解一些經濟學,對我們自身是有一定好處的。而只有瞭解了這些現象,我們才不至於在消費當中被騙,也不會無腦的跟風,從而形成自己的一套思維以及判定能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水滸》中魯智深的人物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