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螞蟻懷了大象的孩子

    丹毒

    (Erysipelas)

    病因及發病機理

    本病系由B型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急性感染性面板病,中醫稱為"火丹"。

    臨床表現

    發病前有全身不適、寒戰、噁心等症狀,繼而區域性出現邊界的水腫性鮮紅斑,迅速向四周擴大,皮損表面可出現水皰,自覺灼熱疼痛,可伴發淋巴管炎及淋巴結炎,多見於顏面及小腿部,面部損害發病前常存鼻前庭炎或外耳道炎,小腿損害常與腳癬有關。並常有復發傾向,復發時症狀往往較輕。嬰兒多見於腹部,臍部感染有關。愈後遺留有色素沉著。

    需與接觸性皮炎、蜂窩織炎鑑別。

    治療

    全身治療

    患者應臥床休息並及時對症治療,抗生素以青黴素療效最好,一般用藥2-3天后,體溫常能恢復正常,但需持續用藥2周左右,磺胺類藥亦能取得良好的療效,根據病情必要時可與青黴素同時應用。對青黴素過敏者可使用四環素、紅黴素等。如果患者為複發性慢性丹毒,應檢查足趾等處有無足癬,檢查鼻前庭及外耳道等處有無感染病灶,並給予相應的處理。對複發性丹毒抗菌藥物應用的時間要適當延長。還可用小劑量X線照射,每次50-100r(0.5-1Gy),每兩週1次,共3-4次。

    區域性治療

    患肢抬高,外用抗生素軟膏的意義不大。可用適量芙蓉或蒲公英葉搗爛外敷,或用醋酸鋁溶液、雷夫奴爾溶液或馬齒莧煎溼敷,可減輕充血程度及疼痛,肢體部有淋巴水腫時,可試用透明質酸酶或皮質類固醇激素混合液作皮損內注射。

    丹毒系由鏈球菌感染所引起的急性面板和皮下組織感染的一種急性面板病。由於發病部位不同而又有不同的命名,如發於頭面部者,稱抱耳火丹;發於軀幹者,稱內發丹毒;發於兩腿者,稱腿遊風;發於脛踝者,稱流火;新生兒丹毒則稱赤遊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兒麻痺會遺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