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469785837472
-
2 # 使用者444465804192
殤
(殤)
shāng
未成年而死:幼子早殤。
為國戰死者:國殤。殤魂。
筆畫數:9;
部首:歹;
筆順編號:135431533
【動詞】
(形聲。從歺(è),傷省聲。“歺”是剔肉剩下的骨頭,與“死”有關。本義:未成年而死)
同本義。亦稱“殤折”、“殤夭”〖die young〗
殤,不成人也。——東漢·許慎《說文》
年十九至十六為長殤,十五至十二為中殤,十一至八歲為下殤,不滿八歲以下為無服之殤。——《儀禮·喪服傳》
未家短折曰殤。——《周禮·諡法》
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晉·王羲之《蘭亭集序》[3]
又如:殤折,殤夭(夭折)
橫死,非正常死亡〖sudden death, unnatural death〗。如:殤亡(橫死)
【名詞】
未成年而死的人。亦稱“殤子”〖person who dies before being an adult〗
病變而藥不變,向之壽民,今為殤子矣。——《呂氏春秋·察今》
又如:殤服(古代為殤亡者居喪的服制);殤宮(殤者的靈魂)
死在外面的人;戰死者〖the dead in a battle〗
無主之鬼謂之殤。——《小爾雅》
禁遷葬者與嫁殤者。——《周禮·媒氏》。注:“謂嫁死人也。今時娶會是也。”
投軀報明主,身死為國殤。——鮑照《代出自薊北門行》
又如:國殤(為國犧牲死於戰場的人)
【現代新解】
殤:
現代新解:即為“悲傷、傷感”之意!也有“未到成年就死去”的意思
「殤」字的讀音是:「shāng」 意思是: 1、未成年而夭折稱為「殤」。 出處:春秋·周公《儀禮.喪服》:「年十九至十六為長殤,十五至十二為中殤,十一至八歲為下殤。」 釋義:十六歲至十九歲死亡為“長殤”,十五至十二死亡為“中殤”,十一至八歲死亡為“下殤”。 2、指死難者。 出處:南朝宋鮑照《代出自薊北門行》:“投軀報明主,身死為國殤。” 釋義:戰士們為回報君主之恩,都奮力拼殺,不顧自己的性命安危。身死之後,他們會成為為國犧牲的光榮的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