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餐具筷子與西方餐具刀叉關鍵因素是農業生產力發展水平高低以及烹飪器具的變化導致。
本文從烹飪器具與餐具演化兩個方面談一下
1、東方陶器容具的出現比西方早了幾千年。
最關鍵的還是陶具的出現,因為陶具代表著炊具的使用。
在陶具出現前,大家只能使用燒烤,用棍子翻烤,然後用手撕、刀切的方式進食。但是陶具出現讓人有了可以蒸煮食物的方式。
陶具伴隨著早期農業出現,這讓華人在製作食物時,有了蒸煮烤的方式,而在適應這個飲食變化過程中筷子才逐漸發明出來。
齊家文化遺址出土
而影響西方飲食文化的西亞農業文明在與東方出現陶具的同時期,還在使用植物編的籃子或者石頭做的等容器,這一類容具導熱性更差,既不能作為炊具更不能大規模生產,那怎麼辦?
肉類當然是燒烤一下,然後繼續用刀割或者手撕,而西亞人的小麥、大麥這類主食怎麼吃呢?答:烤成麵包。
這樣就可以直接用手抓著吃。後來雖然西亞人也出現陶器,但是已經過去幾千年,使用刀叉已經形成固定的習慣。西亞文明影響了希臘跟古羅馬,而希臘與古羅馬文明又影響了日耳曼、斯拉夫等,所以西亞的刀叉文化也逐漸成為整個西方飲食的一部分。
1、中國最早出現刀叉
現在世界上最早發現的骨質餐具刀是在中國浙江河姆渡遺址,距今7000年。新石器時代的人還基本過著茹毛飲血的生活,對付肉食類最好的工具當然是刀了。
餐刀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餐具,接著出現的就是餐具的叉子。在中國西北齊家文化遺址中發現了一些骨制餐叉,距今至少4000年了。它們出土的時候是在一起的,說明當時是成套使用的。
中國最早的筷子是安陽殷墟1005號墓發現的6支銅箸頭。這就是為進餐準備的,學界認為筷子當被做餐具使用是在商代。
以後慢慢取代了刀叉,到了戰國時筷子成為餐桌上的主流,從此我們華人開始大規模地使用筷子了,而刀叉進入到了廚房,很難再登大雅之堂。
為什麼用筷子取代了刀叉呢?
在商周時期,中國的烹飪技術擺脫了原始的狀態,進入到飲食的文明時期。
這時候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周代八珍"。它由2飯6菜組成:"淳熬"(肉醬油澆大米飯)、"淳母"(肉醬油澆黍米飯)、"炮豚"(煨烤炸燉乳豬)、"炮牂"(煨烤炸燉母羊羔)、"搗珍"(合燒牛、羊、鹿的裡脊肉)、“漬”(酒糟牛羊肉)、"熬"(類似五香牛肉乾)、"肝"(燒烤肉油包狗肝)。
事先就把食材進行了加工成適合入口的大小塊,端出來的菜品已經切好做好了,所以,吃飯時當然不用自己在用刀叉進行分割了,只要用筷子夾住送入嘴中就行了。
2、西方古代社會中的刀叉
古代希臘和羅馬吃飯是用手抓飯。即便當時最強盛的羅馬,貴族最時尚的吃法也是躺在床上,用手取食物。
主要原因是農業發展條件限制。歐洲文明發源地大多屬於地中海氣候,當時沒現在的灌溉技術和生產條件,只能靠天吃飯。地中海氣候夏天是炎熱乾燥少雨,不利於農作物的生長,所以,飲食還是以遊牧民族的特點為主,農業比中國落後多了。
到了15世紀歐洲人開始普遍地用刀叉了。因為其飲食特點,刀叉還是顯得比較實用,可以切肉切面包,而筷子卻不實用。
東方餐具筷子與西方餐具刀叉關鍵因素是農業生產力發展水平高低以及烹飪器具的變化導致。
本文從烹飪器具與餐具演化兩個方面談一下
烹飪器具的變化1、東方陶器容具的出現比西方早了幾千年。
最關鍵的還是陶具的出現,因為陶具代表著炊具的使用。
在陶具出現前,大家只能使用燒烤,用棍子翻烤,然後用手撕、刀切的方式進食。但是陶具出現讓人有了可以蒸煮食物的方式。
陶具伴隨著早期農業出現,這讓華人在製作食物時,有了蒸煮烤的方式,而在適應這個飲食變化過程中筷子才逐漸發明出來。
PS:特別提一點,中國古代至少在戰國時期不止使用筷子也用刀叉的,而且是分餐制。前段時間看到一篇文章其採訪一個家庭,他們認為西方分餐制與使用刀叉的飲食文化比中國更衛生更優雅,這裡只想告訴你,分餐制與刀叉中國幾千年前就玩剩下了。齊家文化遺址出土
而影響西方飲食文化的西亞農業文明在與東方出現陶具的同時期,還在使用植物編的籃子或者石頭做的等容器,這一類容具導熱性更差,既不能作為炊具更不能大規模生產,那怎麼辦?
肉類當然是燒烤一下,然後繼續用刀割或者手撕,而西亞人的小麥、大麥這類主食怎麼吃呢?答:烤成麵包。
這樣就可以直接用手抓著吃。後來雖然西亞人也出現陶器,但是已經過去幾千年,使用刀叉已經形成固定的習慣。西亞文明影響了希臘跟古羅馬,而希臘與古羅馬文明又影響了日耳曼、斯拉夫等,所以西亞的刀叉文化也逐漸成為整個西方飲食的一部分。
餐具演化1、中國最早出現刀叉
現在世界上最早發現的骨質餐具刀是在中國浙江河姆渡遺址,距今7000年。新石器時代的人還基本過著茹毛飲血的生活,對付肉食類最好的工具當然是刀了。
餐刀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餐具,接著出現的就是餐具的叉子。在中國西北齊家文化遺址中發現了一些骨制餐叉,距今至少4000年了。它們出土的時候是在一起的,說明當時是成套使用的。
中國最早的筷子是安陽殷墟1005號墓發現的6支銅箸頭。這就是為進餐準備的,學界認為筷子當被做餐具使用是在商代。
以後慢慢取代了刀叉,到了戰國時筷子成為餐桌上的主流,從此我們華人開始大規模地使用筷子了,而刀叉進入到了廚房,很難再登大雅之堂。
為什麼用筷子取代了刀叉呢?
在商周時期,中國的烹飪技術擺脫了原始的狀態,進入到飲食的文明時期。
這時候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周代八珍"。它由2飯6菜組成:"淳熬"(肉醬油澆大米飯)、"淳母"(肉醬油澆黍米飯)、"炮豚"(煨烤炸燉乳豬)、"炮牂"(煨烤炸燉母羊羔)、"搗珍"(合燒牛、羊、鹿的裡脊肉)、“漬”(酒糟牛羊肉)、"熬"(類似五香牛肉乾)、"肝"(燒烤肉油包狗肝)。
事先就把食材進行了加工成適合入口的大小塊,端出來的菜品已經切好做好了,所以,吃飯時當然不用自己在用刀叉進行分割了,只要用筷子夾住送入嘴中就行了。
2、西方古代社會中的刀叉
古代希臘和羅馬吃飯是用手抓飯。即便當時最強盛的羅馬,貴族最時尚的吃法也是躺在床上,用手取食物。
主要原因是農業發展條件限制。歐洲文明發源地大多屬於地中海氣候,當時沒現在的灌溉技術和生產條件,只能靠天吃飯。地中海氣候夏天是炎熱乾燥少雨,不利於農作物的生長,所以,飲食還是以遊牧民族的特點為主,農業比中國落後多了。
到了15世紀歐洲人開始普遍地用刀叉了。因為其飲食特點,刀叉還是顯得比較實用,可以切肉切面包,而筷子卻不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