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幼兒園是寶寶與父母第一次長時間分離,對於兩三歲的小朋友來說,確實是個很重大的挑戰。大多數孩子在入園最初一小段時間裡(幾天或幾周),都可能會哭鬧、抗拒,這是正常的現象,心理學上稱為分離焦慮。而分離焦慮最主要原因,是幼兒面臨與親人直接分離感到恐懼和害怕。換言之,對陌生的環境和陌生的人沒有安全感。要撫平幼兒的這種情結,首先就應該從他們的視角去體會一下遇到了什麼樣的環境變化?到底是什麼導致他們因不安、焦慮甚至害怕而哭泣?
1. 熟悉的照料者換成了陌生的人
入園前,孩子天天和自己熟悉的照料者在一起,可一旦到了幼兒園,這些照料者會親手將他們交到一個陌生人手中,然後消失不見,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回來?甚至不知道還要不要回來?當然,他們會說下午就來接TA回家,但在孩子眼裡,這個承諾會顯得很遙遠。
2. 熟悉的環境換成了陌生的環境
園內的設施和佈置與家中不盡相同,不知道該怎麼使用,或者用不習慣,再或者不知道該如何向陌生人尋求幫助,甚至會急的哭了。另一方面,從踏進這裡開始,他們面對的是不熟悉的幼兒園老師和一群不熟悉的小朋友,會遇到需求難以表達的情況,也會感到害怕和脆弱,特別容易想爸爸媽媽。
3. 孩子的連帶反應
容易被其他孩子的哭鬧情緒所感染,聯想到自己爸爸媽媽也離開了,委屈之下也會以哭來發洩無助。
面對這種情況,父母的處理方法便顯得尤為重要,其實有句很經典的話,“不帶敵意的堅決,不帶誘惑的深情”,這是處理分離焦慮的家長控制情緒的關鍵。
1. 逐步增加分離時
首先入園的孩子還沒有清晰的時間概念,所以即便父母說了下午就來接他們,對他們而言也缺少掌控感,如果寶寶實在不適應幼兒園,可在開始進行一個適當陪伴和過度的時期,例如以幾小時或半天為單位,告訴寶寶很快就會去接TA,離開後按約定時間回來與孩子相聚,這樣會增強孩子在父母離開後還會再回來的確定……如此,再逐步加長分離的時間。
2. 互相道別
首先一定不要把孩子強行抱進園裡,這樣做輕則讓TA對老師和父母失去信任,覺得自己是被他們“欺騙”來的,重則會給孩子的心靈留下創傷,以至於之後會一直反抗入園。
在於孩子分別是,家長應該要認真跟孩子說“再見”,同時也鼓勵孩子對父母說“再見”,這樣既讓他們感覺到自己被尊重,也能增強孩子的掌控感,促進他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更有勇氣去面對新環境。
3. 增加孩子對陌生環境的信任
如果條件允許,入園前,家長可以提前帶著孩子去熟悉,園內的裝置、教室的環境甚至陌生的環境,如:在園內教孩子使用裝置,與老師親切交談,與孩子在園內合影等,看到爸爸媽媽對這陌生環境和陌生人的信任,孩子也會作為參考,且能看到照片上的爸爸媽媽,也會逐漸增加他們對這裡的信任感。
4. 提前訓練
平時多讓孩子和其他小朋友接觸、與社會交往,也讓他們多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循序漸進地去融入一個陌生環境,這樣在他們入園之時也更容易適應。
5. 隨時給孩子鼓勵很重要
透過擁抱、親吻等傳達愛的方式去鼓勵孩子,讓他們有勇氣去面對新環境。
6. 角色扮演類的親子游戲
比如爸爸媽媽扮演園長,讓孩子經歷一遍在幼兒園的體驗,鼓勵他們去探尋這個新的環境,也告訴他們這不僅能認識很多小朋友,還能讓自己變得更勇敢,在安撫他們自身焦慮情緒的同時,也內化了成人的期望表現。
以上
天才發動機團隊
上幼兒園是寶寶與父母第一次長時間分離,對於兩三歲的小朋友來說,確實是個很重大的挑戰。大多數孩子在入園最初一小段時間裡(幾天或幾周),都可能會哭鬧、抗拒,這是正常的現象,心理學上稱為分離焦慮。而分離焦慮最主要原因,是幼兒面臨與親人直接分離感到恐懼和害怕。換言之,對陌生的環境和陌生的人沒有安全感。要撫平幼兒的這種情結,首先就應該從他們的視角去體會一下遇到了什麼樣的環境變化?到底是什麼導致他們因不安、焦慮甚至害怕而哭泣?
1. 熟悉的照料者換成了陌生的人
入園前,孩子天天和自己熟悉的照料者在一起,可一旦到了幼兒園,這些照料者會親手將他們交到一個陌生人手中,然後消失不見,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回來?甚至不知道還要不要回來?當然,他們會說下午就來接TA回家,但在孩子眼裡,這個承諾會顯得很遙遠。
2. 熟悉的環境換成了陌生的環境
園內的設施和佈置與家中不盡相同,不知道該怎麼使用,或者用不習慣,再或者不知道該如何向陌生人尋求幫助,甚至會急的哭了。另一方面,從踏進這裡開始,他們面對的是不熟悉的幼兒園老師和一群不熟悉的小朋友,會遇到需求難以表達的情況,也會感到害怕和脆弱,特別容易想爸爸媽媽。
3. 孩子的連帶反應
容易被其他孩子的哭鬧情緒所感染,聯想到自己爸爸媽媽也離開了,委屈之下也會以哭來發洩無助。
面對這種情況,父母的處理方法便顯得尤為重要,其實有句很經典的話,“不帶敵意的堅決,不帶誘惑的深情”,這是處理分離焦慮的家長控制情緒的關鍵。
1. 逐步增加分離時
首先入園的孩子還沒有清晰的時間概念,所以即便父母說了下午就來接他們,對他們而言也缺少掌控感,如果寶寶實在不適應幼兒園,可在開始進行一個適當陪伴和過度的時期,例如以幾小時或半天為單位,告訴寶寶很快就會去接TA,離開後按約定時間回來與孩子相聚,這樣會增強孩子在父母離開後還會再回來的確定……如此,再逐步加長分離的時間。
2. 互相道別
首先一定不要把孩子強行抱進園裡,這樣做輕則讓TA對老師和父母失去信任,覺得自己是被他們“欺騙”來的,重則會給孩子的心靈留下創傷,以至於之後會一直反抗入園。
在於孩子分別是,家長應該要認真跟孩子說“再見”,同時也鼓勵孩子對父母說“再見”,這樣既讓他們感覺到自己被尊重,也能增強孩子的掌控感,促進他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更有勇氣去面對新環境。
3. 增加孩子對陌生環境的信任
如果條件允許,入園前,家長可以提前帶著孩子去熟悉,園內的裝置、教室的環境甚至陌生的環境,如:在園內教孩子使用裝置,與老師親切交談,與孩子在園內合影等,看到爸爸媽媽對這陌生環境和陌生人的信任,孩子也會作為參考,且能看到照片上的爸爸媽媽,也會逐漸增加他們對這裡的信任感。
4. 提前訓練
平時多讓孩子和其他小朋友接觸、與社會交往,也讓他們多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循序漸進地去融入一個陌生環境,這樣在他們入園之時也更容易適應。
5. 隨時給孩子鼓勵很重要
透過擁抱、親吻等傳達愛的方式去鼓勵孩子,讓他們有勇氣去面對新環境。
6. 角色扮演類的親子游戲
比如爸爸媽媽扮演園長,讓孩子經歷一遍在幼兒園的體驗,鼓勵他們去探尋這個新的環境,也告訴他們這不僅能認識很多小朋友,還能讓自己變得更勇敢,在安撫他們自身焦慮情緒的同時,也內化了成人的期望表現。
以上
天才發動機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