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新銳觀察影片
-
2 # 一葉楓流
華盛頓海軍會議只解決了戰列艦和航空母艦的噸位分配。倫敦會議把巡洋艦也列入軍備控制範圍。巡洋艦也按照戰列艦的原則規定了單艦排水量和各國的巡洋艦分配比例。
條約規定限制一萬噸以上的重巡洋艦配額。日本終於爭取到了與英美10:10:7的比例。
條約初衷是限制重型水面艦只數量。對一萬噸以下的巡洋艦總噸位不加限制。所以英美日大力發展輕型巡洋艦。日本甚至要把輕型航母龍驤號限制在一萬噸以下。
主要是為了防止軍備競賽,限制當時各海軍強國的艦艇總噸位和建造數量(主要是針對日本)。
英國“仙林”級輕巡洋艦
將巡洋艦分為“輕型”和“重型”兩種,最早出現於1922年的簽訂的《華盛頓海軍條約》中。在此之前的1911年,英國建成了“仙林”級輕巡洋艦,它是世界上第一種真正意義上的現代輕巡洋艦。該級艦,排水量為3750噸,使用油煤混燒鍋爐後,最高速度能夠達到28.5節。主炮為2門152毫米速射炮,並裝備了魚雷發射管。這種軍艦在艦隊中主要定位是,執行偵察任務,或是破壞敵方海上交通線。
作為中型艦艇來說,“仙林”級輕巡洋艦可以說是非常成功,它將較高的航速,較為強大的火力(與當時的驅逐艦和巡洋艦相比),較好的防護(對於當時的驅逐艦、偽裝破交艦)綜合到一起。
美國“彭薩克拉”級重巡洋艦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的輕巡洋艦,排水量一般在3500至5000噸左右,大多數裝備2門152毫米主炮,或8門100毫米主炮。因為這種艦艇非常成功,所以各國也開始按照英華人的概念,來噸位相近的巡洋艦。當時,巡洋艦要面對的敵人,就是設計都類似的敵方艦艇。為了確保有能力消滅敵方目標,巡洋艦這時開始加強武裝,往大型化發展。
1922年,各海軍強國簽訂了《華盛頓海軍條約》。條約中對巡洋艦的標準進行了劃分,條約中規定,所有巡洋艦排水量不得超過10000噸,主炮口徑不得大於203毫米。巡洋艦從這時候開始有了明確的量級定位。1930年的簽訂的《倫敦海軍條約》中則更加明確地劃定了輕巡洋艦的排水量必須在1萬噸以內,且主炮不超過155毫米。如果主炮超過155毫米至203毫米之間的,則是重巡洋艦。
日本“妙高”級重巡洋艦
而1930年簽訂的《倫敦海軍條約》,對締約三國(美國、英國、日本)的主力艦數量進一步裁減,並延長到1936年。同時,條約還規定了巡洋艦的分級和建造數量的限制(這個主要是用來限制日本)。標準排水量超過1850噸、不大於10000噸的巡洋艦分類被分為兩級:主炮口徑超過155毫米為重巡洋艦,主炮口徑不超過155毫米的為輕巡洋艦。
下面是《倫敦海軍條約》對於締約三國巡洋艦噸位的限制:
締約三國的重巡洋艦總噸位為,美國不得超過18萬噸、英國不得超過14.6萬噸、日本不得超過10.8萬噸。
締約三國的輕巡洋艦總噸位為,美國不得超過14.3萬噸、英國不得超過19.2萬噸、日本不得超過10萬噸。
日本“最上”級重巡洋艦(輕巡洋艦狀態)
《倫敦海軍條約》對於各海軍強國巡洋艦的總噸位的配額,對於美國和英國來說,還是比較滿意的。但是對於日本來說,其巡洋艦力量遠遠低於假想敵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10:6)。所以它就想出另外一個辦法來增加自己巡洋艦的實力,這就是“最上”級巡洋艦。“最上”級巡洋艦,雖然稱為輕巡洋艦,且最初服役時裝備的主炮也沒有超過155毫米,但是該級艦在設計時,就是按照重巡洋艦標準設計的。另外,該級艦在設計時,也考慮到更換主炮,它可以在很短時間內,將155毫米主炮更換為203毫米主炮,從輕巡洋艦躍升為重巡洋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