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20828098489

    海明威: 歐內斯特·米勒爾·海明威,美國作家和記者,被認為是20世紀最著名的小說家之一。出生於美國伊利諾伊州芝加哥市郊區的奧克帕克,晚年在愛達荷州凱徹姆的家中自殺身亡。海明威一生中的感情錯綜複雜,先後結過四次婚,是美國“迷惘的一代”(Lost Generation)作家中的代表人物,作品中對人生、世界、社會都表現出了迷茫和彷徨。 作品 《老人與海》《太陽照樣升起》《永別了,武器》 林語堂 中國現代著名作家、學者、翻譯家、語言學家,新道家代表人物。1895年生於福建漳州平和縣坂仔鎮一個基督教牧師家庭。原名和樂,後改玉堂,又改語堂。早年留學美國、德國,獲哈佛大學文學碩士,萊比錫大學語言學博士。回國後在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廈門大學任教。曾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美術與文學主任、國際筆會副會長等職。1940年和1950年先後兩度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 作品 小說《京華煙雲》《啼笑皆非》。散文和雜文文:《人生的盛宴》《生活的藝術》以及譯著《東坡詩文選》《浮生六記》 歐•亨利 美國小說家,其短篇小說構思精巧,風格獨特,以歐•亨利式結尾揚名與世。他一生富於傳奇性,出身於美國北卡羅來納州格林斯波羅鎮一個醫師家庭,當過藥房學徒、牧牛人、會計員、土地局辦事員、新聞記者、銀行出納員。當銀行出納員時,因銀行短缺了一筆現金,為避免審訊,離家流亡中美的宏都拉斯。後因回家探視病危的妻子被捕入獄,並在監獄醫務室任藥劑師。他創作第一部作品的起因是為了給女兒買聖誕禮物,但基於犯人的身份不敢使用真名,乃用一部法國藥典的編者的名字作為筆名。1901年提前獲釋後,遷居紐約,專門從事寫作。 作品 小說集《白菜與國王》、《四百萬》、《命運之路》等。其中一些名篇如《愛的犧牲》、《警察與讚美詩》、《帶傢俱出租的房間》、《麥琪的禮物》、《最後一片藤葉》 威廉•莎士比亞:1564~1616)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劇作家、詩人,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文學的集大成者。哈姆雷特,奧賽羅,麥克白,李爾王(四大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 笛福:英國小說家,英國18世紀啟蒙時期現實主義小說的奠基人,被譽為“英國小說之父”。代表作 《魯賓孫漂流記》 夏洛蒂、勃朗特:兩個妹妹,即艾米莉•勃朗特和安恩•勃朗特,也是著名作家,因而在英國文學史上常有“勃朗特三姐妹”之稱。《簡愛》,艾米麗《呼嘯山莊》。《艾格尼斯•格雷》安恩。 米哈依爾·肖洛霍夫(M.A.Sholokhov)(1905-1984),是二十世紀蘇聯文學的傑出代表,也是中國讀者十分熟悉且至今仍給予特殊關注的作家。這不僅僅因為他給世界人民留下了《靜靜的頓河》、《新墾地》(舊譯《被開墾的處女地》)、《一個人的遭遇》等珍貴的文學遺產,還因為他一生的創作和文學活動與中國文化事業的發展始終存在著或直接或間接的聯絡,併產生了一定影響。 芥川龍之介(1892-1927),他是日本大正時代小說家。他全力創作短篇小說,在短暫的一生中,寫了超過150篇短篇小說。他的短篇小說篇幅很短,取材新穎,情節新奇甚至詭異。作品關注社會醜惡現象,但很少直接評論,而僅用冷峻的文筆和簡潔有力的語言來陳述,便讓讀者深深感覺到其醜惡性,因此彰顯其高度的藝術感染力,其代表作品如《羅生門》、《竹林中》已然成為世界性的經典之作。 村上春樹(1949年1月12日-),日本小說家、美國文學翻譯家。29歲開始寫作,第一部作品《且聽風吟》即獲得日本群像新人賞,1987年第五部長篇小說《挪威的森林》在日本暢銷四百萬冊,廣泛引起“村上現象”。村上春樹的作品展現寫作風格深受歐美作家影響的輕盈基調。 http://book.kanunu.org/author2.html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st37 2是什麼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