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煎餅果子
煎餅果子現在算是全國各地都有的早點了,然而最正宗的還是要看天津。很多地方的煎餅用的是白麵,而正宗的煎餅果子的面應該是綠豆麵。我在西安見過的煎餅果子攤的時候拿出一團面開始攤……正經的應該是麵糊,製作之前先熬骨湯,然後用綠豆麵、黃豆麵等這種面混治成麵糊。而綠豆本身就具有的豆香+骨湯的香味才是煎餅果子好味的真正來源。至於究竟都有什麼面,以及比例各個小攤不同,也是人家的秘方,好吃不好吃就在這裡了。
做好麵糊後,攤的時候取一勺在鍋秤上攤勻,打幾個雞蛋在上面,均勻抹在麵皮上順便把產生的空洞補齊。快好時撒上芝麻、蔥花、香菜,取一根果子(油條)或者果箅兒(薄脆)卷在裡面,根據口味抹上面醬、腐乳、蒜蓉辣醬。引用郭德綱的描述“金黃酥脆”。一口下去既有豆香,還有雞蛋的香味。
2.耳朵眼炸糕
天津衛有三絕,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比較知名,提到天津大多數人都知道,然而還有一絕耳朵眼炸糕少為人知。然而實際上,狗不理包子天津人本地人很少會去吃,麻花也僅是偶爾當作零食,炸糕才是日常經常會吃的小事。
炸糕是一種黏食,有餡。外皮是糯米,裡面是用紅豆、砂糖製成的餡料,裹好後下油炸。吃起來外皮酥脆內裡軟滑香糯,是一種很可口的小食。雖說一開始是耳朵眼發明的炸糕,但是現在街邊各個小攤都有,只是口感殘次不齊,有的控油不好,吃起來會感到有些膩,還是推薦去吃耳朵眼的炸糕。
3.糖果子
說真的,外地來天津要問有哪些當地的小吃…………基本都是早點,比如這個,糖果子。
果子又稱“油炸檜”,據稱是象徵將秦檜夫婦下油鍋……但是真吃起來哪有那麼多講究,壓一個麵餅照樣炸著吃,可能別的地方也有,叫油餅。但是天津人明顯覺得這樣吃不夠過癮,吃起來跟油條又沒啥區別費那麼大勁做什麼……所以天津的油餅上鋪上了另一層用紅糖製成的麵皮一起炸,吃起來又香又甜。
另外多說兩句,雖然都是油條,但是實際上各地的油條還是有些區別,比如有的地方的油條是發麵的,吃起來口感很足,要開可以看到斷層是面;有的地方那邊果子比較硬,因為不是單獨吃的而是要泡在粥裡吃。天津的果子是死麵,主要吃的是香脆,而不是飽腹感,要開之後可以看到斷面經常是空的,面只是外面的一層。
1.煎餅果子
煎餅果子現在算是全國各地都有的早點了,然而最正宗的還是要看天津。很多地方的煎餅用的是白麵,而正宗的煎餅果子的面應該是綠豆麵。我在西安見過的煎餅果子攤的時候拿出一團面開始攤……正經的應該是麵糊,製作之前先熬骨湯,然後用綠豆麵、黃豆麵等這種面混治成麵糊。而綠豆本身就具有的豆香+骨湯的香味才是煎餅果子好味的真正來源。至於究竟都有什麼面,以及比例各個小攤不同,也是人家的秘方,好吃不好吃就在這裡了。
做好麵糊後,攤的時候取一勺在鍋秤上攤勻,打幾個雞蛋在上面,均勻抹在麵皮上順便把產生的空洞補齊。快好時撒上芝麻、蔥花、香菜,取一根果子(油條)或者果箅兒(薄脆)卷在裡面,根據口味抹上面醬、腐乳、蒜蓉辣醬。引用郭德綱的描述“金黃酥脆”。一口下去既有豆香,還有雞蛋的香味。
2.耳朵眼炸糕
天津衛有三絕,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比較知名,提到天津大多數人都知道,然而還有一絕耳朵眼炸糕少為人知。然而實際上,狗不理包子天津人本地人很少會去吃,麻花也僅是偶爾當作零食,炸糕才是日常經常會吃的小事。
炸糕是一種黏食,有餡。外皮是糯米,裡面是用紅豆、砂糖製成的餡料,裹好後下油炸。吃起來外皮酥脆內裡軟滑香糯,是一種很可口的小食。雖說一開始是耳朵眼發明的炸糕,但是現在街邊各個小攤都有,只是口感殘次不齊,有的控油不好,吃起來會感到有些膩,還是推薦去吃耳朵眼的炸糕。
3.糖果子
說真的,外地來天津要問有哪些當地的小吃…………基本都是早點,比如這個,糖果子。
果子又稱“油炸檜”,據稱是象徵將秦檜夫婦下油鍋……但是真吃起來哪有那麼多講究,壓一個麵餅照樣炸著吃,可能別的地方也有,叫油餅。但是天津人明顯覺得這樣吃不夠過癮,吃起來跟油條又沒啥區別費那麼大勁做什麼……所以天津的油餅上鋪上了另一層用紅糖製成的麵皮一起炸,吃起來又香又甜。
另外多說兩句,雖然都是油條,但是實際上各地的油條還是有些區別,比如有的地方的油條是發麵的,吃起來口感很足,要開可以看到斷層是面;有的地方那邊果子比較硬,因為不是單獨吃的而是要泡在粥裡吃。天津的果子是死麵,主要吃的是香脆,而不是飽腹感,要開之後可以看到斷面經常是空的,面只是外面的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