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查無實據ko
-
2 # 好人138579
明末清初,高腔、崑腔、胡琴腔、彈腔以及四川民間花燈戲經常同臺演出, 漸漸互相借鑑、融合,逐漸改用四川方言演唱,形成統一的演唱風格,川劇由此 產生。當時叫“川戲”,後改稱“川劇”。川劇的聲腔也因此分為昆、高、胡、彈、燈五種,並各有特色。川劇的演唱 風格樸實優美,風趣自然,深受觀眾喜愛。川劇常用的伴奏樂器有小鼓、堂鼓、大傻、大錢、小鑼、絃樂、嗩吶等,由 小鼓統一指揮。川劇的行當分生、旦、淨、末、醜、雜六大類,並有更細的劃分。在長期的發展中,川劇以流行地區的不同而分為川西、資陽河、川北、川東 四大派別。在表演上,川劇臉譜的“變臉”有其獨到之處,為其他的劇種所少見。 川劇的劇目十分豐富,傳有“唐三千、宋八百、數不完的三列國”之說。 新中國成立後又編寫了不少優秀的新劇目。
-
3 # 書本網可惡
川劇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乃至更早的時期,而後兩漢的角抵百戲,為早期的川劇奠定了基礎。戰國名篇《宋玉對楚王問》中有“其為下里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所謂“下里巴人”,即是四川民間歌舞或者歌者舞者的代稱。據《太平廣記》及《稗史彙編》等文獻記載,自蜀郡守李冰起,便有《鬥牛》之戲。三國時期,更是出現了四川第一曲諷刺喜劇《忿爭》,可謂川劇喜劇的鼻祖。 至唐五代時期,是川劇最為鼎盛之期,出現了“蜀技冠天下”的局面。這一時期常演的劇目有《劉闢責買》、《麥秀兩岐》和《灌口神》等。並出現了中國戲曲史上到目前為止最早的戲班,即《酉陽雜俎》中所載的幹滿川、白迦、葉矽、張美和張翱五人所組成的戲班。 從《鬥牛》之戲到宋雜劇《酒色財氣》,歷時千有餘年,它們是地地道道的“四川戲”,可以視為廣義的川劇。而現代意義上的川劇,應該說是在宋元南戲、川雜劇、元雜劇基礎上的產生於明代的“川戲”開始的。 至清代川劇由崑曲、高腔、胡琴、彈戲和燈戲五種不同的聲腔雜陳,晚清時期,便出現了五腔共和的新局面,使川劇面目為之一新,各類聲腔的特色劇目和保留劇目開始形成。其後的川戲改良運動,成立了”戲曲改良公會”,集資興建了“悅來茶園(今錦江劇場舊址)”、“蜀劇部”等演出場所。由此,川劇藝人自己組織的“三慶會”於1912年成立,也現了康子林,楊素蘭,蕭楷臣等一大批名角,精英多達三百餘人。創作上也出現了趙熙的《情探》,黃吉安的《三盡忠》、《柴市節》等一大批名人名戲,流行劇目多達700餘個。 20世紀以來,雖然也現了以劉懷敘為代表的“川劇創作家”們所創作的現代戲,但國家處於黑暗時期,川劇也開始衰落了;建國後,在黨和新中國的扶持下,川劇又開始煥發藝術青春,重新進入自己的“黃金時代”。
回覆列表
川劇起源於清朝初年。清初實行的大移民政策,大量湖、廣、江、浙、陝、甘地區的外省人流人四川定居,這些外省人不僅帶來了當地的生產技術、農作物種子,發展了四川的農業和手工業,而且還帶來了當地的文化藝術,特別是把各地的地方戲曲藝術也帶進了四川。這是川劇藝術的重要源流。 加之清朝對地方官實行地區迴避制度,把大量外省籍官員調人四川當官。這些官員人川時為了能聽到家鄉的曲調,往往自帶戲班人川。這些外來劇種逐步與四川本地的戲曲藝術相結合,採用川音、川方言演唱,至清朝末年獨具特色的川劇五大聲腔就這樣形成了。傳說川劇的昆、高、胡、彈四種外來腔調是分別從川西岷江、川南沱江(資陽河)、川東長江和川北嘉陵江等四條河道傳人的,故有“四大流派”之說。 川劇藝術 的發展在清朝乾隆、嘉慶年間已趨於成熟,據記載,當時四川各 地不僅廣泛存在“借謀生計”的民間戲班,而且不少官府衙門自 養戲班,以供娛樂。不論官方民間,凡遇重大節日,或逢重大喜 事,都有僱覓戲班唱戲的習俗。“川劇”名稱的出現大約是在清 同治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