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卜辰辰和蘿蔔

    抒發了詩人的故園之思.

    .這一聯是全篇詩意所在.孤舟本來只能繫住自己的行蹤,卻把詩人的思鄉之心也牢牢地繫住了,故見舟傷心,引出故園之思,表現出思鄉之情的深沉濃烈和欲歸不得的無奈與悽傷,為文章的主旨句. 尾聯藉助催刀尺”和“急暮砧”這兩個秋天的典型生活場景深化了主旨. 作者沒有機會回到故園,秋意卻越來越深了,秋風也越來越冷了,當地人家都開始做寒衣了.又一次迴應了詩題中的 “ 秋 ” 字.過去人們冬天穿棉衣,棉衣穿過一冬,裡邊的棉花就板結起來不暖和了,到秋天就要拆洗重做.“催刀尺”,即催動刀尺. “ 砧 ” ,是搗衣石,這裡借指搗衣發出的聲音.傍晚時分,砧聲四起,在白帝城樓的高處,是那麼的急促.每到秋天,家人要為遠方的遊子或徵人趕製寒衣,因此搗衣聲是人間的秋聲,往往會增添客子的愁緒.現在聽到那山上山下的人家,已經到處都是刀剪聲和搗衣的聲音,可是詩人帶著家人漂泊在旅途中已經好幾年了,始終沒有一個安定的居所,用什麼來抵禦羈旅途中的寒冷呢?在這黯淡蕭條的秋景和暮色中,更平添了一許孤獨、憂傷之感.“急”, 是砧聲急促,也是心裡焦急.聽到了白帝城傳來的搗衣聲,想到了多少人家正在為遊子趕製寒衣,他的鄉思離愁以及憂國傷時之情有如白帝城傳來的搗衣聲,一陣高過一陣,一陣急過一陣.他的心是和 “ 故園 ” 、長安緊緊連在一起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的符號是什麼意思?(關於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