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歐仕達助聽器

    助聽器是個輔助工具,就像有人腿拐了,給他一根柺杖,柺杖可以幫助人走路,但想要藉助柺杖跑步就難了。助聽器也是一樣,幫助你正常的交流,當然,聽不清跟很多因素有關,比如工作和生活的環境,自身的言語分辨能力;耳聾的時間長短;助聽器本身的效能,通道數、方向性、降噪功能等。

    助聽器戴了半年,摘下來不戴感覺比以前更嚴重了怎麼回事?

    可以複測下聽力,看看聽力是不是真的下降了。一般來說,聽力不會在這麼短的時間內下降,除非突聾。能感受到不戴不如以前是因為透過助聽器的補償,提高了聆聽質量,可是一旦拿下來就又恢復到原來聽不清楚聽不到的狀態,實際上在沒有選擇助聽器之前,就是交流困難,聆聽起來費勁,不戴也只不過恢復到之前的狀態。這說明助聽器對使用者起到了作用。

    適應性的問題:

    長時間佩戴助聽器後,已經習慣了配戴助聽器後所補償的更完整的聲音資訊;突然取下助聽器後,所聽取的聲音資訊差異性較大,產生的一種不適應的感覺。如同夜間突然將房間裡的燈關掉一樣,會什麼都看不清,過一段時間慢慢適應之後,才會看清一部分,但無論如何也不如開著燈看得清。

    有了參照物會做對比:

    未配戴助聽器之前,能聽到的就聽到了,聽不到就是聽不到,患者會認為很正常,聽力不好嘛;但配戴助聽器之後,患者會聽到或聽清更多更豐富的聲音資訊。長時間配戴之後,患者會認為這些都是他應該可以聽到的。但取下助聽器所能聽到的聲音資訊會對患者造在巨大的心理落差,因此會產生配戴助聽器後會越戴越聾的錯覺。

    儘管出現了聽力障礙,在使用助聽器之前,這些患者一直在用自己的耳朵聽,獲得的是“真實”的聽覺資訊。而戴用了助聽器,聽到的卻是些並不熟悉的聲音,他們因此而一時不能適應。解決問題的重要方法之一是進行必要的適應性訓練,讓助聽效果逐漸顯現出來。

      助聽器適應性訓練並不複雜,總的原則是堅持戴用分步適應。從每日戴用時間上講,宜從短到長;從音量調節上看,宜先小後大;從交際環境說,宜先安靜後嘈雜、先簡單後複雜。如此循序漸進,才能夠幫助使用者儘快度過適應期,使助聽器的作用至大限度地發揮出來。一旦如此,相信他們中的一部分人也會“戴上的助聽器摘不下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馬向陽下鄉記的大款扮演者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