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林清傑2
-
2 # 守候回眸7
在沒有利益產鏈條件下,我們萬事都往好處想吧!
藥品有分割槽域銷售和控銷產品銷售,藥品所有地方可買的屬於普藥,控銷藥的是指某些藥品在固定的某些藥店銷售,不是所有藥店都有的。
至於說醫生開的藥在指定的藥店才可以買到或者價格高。
第一:可能是有些藥店不能賣的藥品(個體與連鎖不一樣,有些連鎖可以賣的藥個體不能賣)
第二:可能是控銷藥品,指定的店有售,因為廠家也要保護自身藥品的利潤,沒有競爭壓價給藥店生存空間的利潤,讓藥店願購進控銷藥品。
至於說價格高,有些特殊的藥品本來成本就高,還有現在藥店競爭大,價格基本都透明,藥廠到區域,區域到醫藥公司(還有醫藥公司到醫藥公司),再到藥店或醫院,過手不可能賺錢吧。
還是那句話,如果沒有灰色利益我們儘量往好處想吧。
-
3 # M話健康
這個問題最近比較突出。
從國家政策的層面來說,兩大政策使問題中所提的情況愈演愈烈。
第一:“藥品零差價”政策
為緩解“看病貴”的問題,國家出臺了藥品零差價。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醫院以藥品進價,即成本價銷售藥物。那醫院的收益就會受很大的影響,醫院還要自身的發展以及養活醫院一大幫子人呢,所以國家會給予一定的補貼。但是呢,你懂得,補貼很少。
尤其是一些國家衛計委直屬三甲醫院很尷尬,比如湘雅系醫院。湖南省出臺了政策,湖南省衛計委屬醫院可以從省裡拿到補貼。而湘雅系醫院因為地處湖南,肯定也要執行省裡的政策,但是由於其屬於國家衛計委,所以湖南省衛計委並未撥款。所以湘雅系醫院一方面要實行藥品零差價,一方面又沒有補貼。
湘雅系醫院的窘境在各省市醫院都存在,所以一些醫院就想出了一些辦法。比如建立自己控股的藥店。這種藥店和漱玉、平嘉大藥房這類連鎖藥房不同,經營的目的不僅僅是為盈利,主要是為醫院用藥服務的,是醫院藥房的另一種形式,藥品的種類齊全,滿足臨床幾乎所有的用藥種類。所以在這種藥店買的藥,其他藥店可能都買不到。
第二:降低藥佔比
現在實行全民醫保,患者就醫的花費醫保可以報銷很大一部分,所以醫保的壓力就很大。除此之外,為杜絕藥品回扣問題,國家出臺了新政策,那就是醫院藥佔比要降到30%以下,樹立醫院只治病不賣藥的角色定位。在醫院住院的患者肯定是不能少藥的,所以這一塊藥品是不能動的,只能砍門診上的藥了。所以很多醫院門診開藥的量就被限制了,門診就診的患者只能去藥店買,有些藥常規藥店又買不到,只能去指定的藥店買。醫院由於藥品價格是成本價出售,比外面的藥店便宜很多,所以在外面藥店買藥覺得貴。
回覆列表
因為這種藥在這個地區只有這家藥店有,而且不是常用藥。所以別的藥店不經銷這種藥,因為銷量不行。
一般來說,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醫生和這個藥店事先聯絡好了,醫生要求這個藥店進這個藥,或者是醫生自己的藥放到藥店的,醫生是不可以自己直接賣藥給患者的,這樣的藥利潤空間太大了,又因為別的藥店買不到,患者治病心切,所以你只能去指定藥店去買,這樣你就掉進醫生的圈套了。
其實並不一定只有這種藥才能治療這種病症,但患者又怎麼能知道用什麼藥可以代替呢?有良心的醫生是不會這麼做的,真正的良醫是以患者利益為第一位的,用最少的錢,用最普通的藥治病才是醫生中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