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非常銳角
-
2 # 大盧love
此問題非問題,因為我們都是這樣的人!
談論別人的感情,都是情感專家,滔滔不絕,總怕自己的語言組織不夠,對方消化不完,並且列舉各種各樣的例子,條例清晰,目的是打動對方,接受自己的所謂觀點。但是輪到自己成主角的時候,其實也是爛菜一把。哈哈,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無條無理,情緒散花,把自己所謂的專家語言忘記的乾乾淨淨。無論是情感還是其他事情都一樣!說是認清自己,敢變自己。其實,有多少人反思了自己,又去改變自己了呢?如果都去改變了,我們都是聖人了,社會何等和諧和文明,也就沒有社會管理這一說了!人生是個不斷學習和最佳化的過程,所有的經歷都是上天的恩賜,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幸福來時不躲閃,失意來時不迴避。做性情中人,快樂自己,不違規,不犯罪,該咋地咋地!
-
3 # 小信鴿
你總會在別人的感情裡面找到自己的影子,你在勸說別人的時候,其實也是對自己的一種安慰,安慰過去一段錯誤的感情裡卑微的你。當你,再次遇到一段讓你傷心的感情(><)你會覺得沒有人會理解你的,你更多的是一個人消化,把自己一個人鎖在家裡,一聲不吭的去,消化那些前任給你帶來的痛苦。其實都是第一次做人,沒有誰比誰更懂愛情,只是經歷的多了,便看開了!
-
4 # 分析情感的巖色
自古以來都是這樣。醫不自醫,人不渡己。
因為別人的問題,你作為旁觀者的態度進行審視,你會聯絡各方的影響因素和條件,進行全面的分析和判斷。同時,作為第三人稱的角度去看待一件事情,不涉及自身利益的時候,沒有情緒影響。看問題勢必會客觀和全面一些。
如果同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感覺就完全不一樣了。任何一方的因素都會影響著自己的情緒,進而影響自己的判斷力。情緒主導人的判斷。所以做出的決定,或者有些簡單的決定,在自己看來就是痛苦和無法溝通的。
所以,我寧願作為一個旁觀者,為大家進行排憂解難情感問題。而我自己,我沒有能力,也沒有心情去觸碰自己的內心。
回覆列表
主要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輪到自己親身經歷的時候,大腦被幹擾,就難以冷靜、客觀的考慮問題。主要是情緒問題。身在其中,難免情緒受干擾,溝通就容易出問題。
當然,還有一句話:站著說話不腰疼。說別人的時候,肯定因為不是自己,不會過多考慮後果,同時,有時候,道理是知道,但是,還是會難以割捨,難做到那麼幹淨利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