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竹海心雨
-
2 # 我是小甘
黃連本身就具有苦寒,清熱的作用。主治五臟冷熱,久下洩癖膿血,止消渴大驚,除水利骨,調胃厚腸益膽,療口瘡等。
-
3 # 汗吐下和溫清消補
俗語云“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即道出了其中滋味。黃連又名“味連、川連、雞爪連”,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喜冷涼、溼潤之處,屬毛莨科黃連屬。作為一種常用中藥,黃連最早出現在《神農本草經》中,因其根莖呈連珠狀而色黃,所以稱之為“黃連”,其味入口極苦。黃連性味“苦,寒”,無毒。歸心、脾、胃、肝、膽、大腸經。“苦”,主洩、燥溼、堅陰之功,有清瀉火熱,洩降氣逆,通瀉大便,瀉火存陰的作用;“寒”與“苦”作用類似。依據“療寒以熱藥,療熱以寒藥”的治療原則,黃連普遍應用於熱性病當中。
黃連可清熱燥溼,用於溼熱下痢、痞滿、嘔吐、洩瀉;也可瀉火解毒,用於胃火牙痛、消渴、肝火脅痛、心火煩躁不寐、神昏譫語、吐衄下血、癰腫瘡毒、耳目腫痛。不同炮製方法的黃連,效用亦有所不同,生用長於瀉火解毒燥溼,清心與大腸火;酒炒可以引藥上行,並可以緩和苦寒之性;薑汁及吳茱萸炒,則辛開苦降,緩和其苦寒害胃之性,並增強降逆止嘔作用;豬膽汁炒,長於瀉肝膽火。
黃芩、黃連和黃柏雖然都屬清熱降火藥,但黃芩偏於清上焦火,黃連偏於清中焦火,而黃柏則偏於清下焦火。根據其各自的特點,臨床上遇有心炎、肺火時常選黃芩,遇有胃炎時常選黃連,遇有大腸及膀胱溼熱火盛時可選黃柏治療。
我們常把黃連與半夏配伍,可降逆止嘔,燥溼化痰,消痞散結。黃連之苦降,可消痰溼所生之熱;半夏之辛開,能理痰溼之壅結,除熱中之溼。二藥為伍,辛開苦降。調腸胃、理氣機。用於痰熱互結或溼熱中阻所致之胸脘脹滿,心下痞悶,嘔逆欲吐,咳嗽痰粘,腸鳴洩瀉,腹部脹痛等病症。
黃連配肉桂,肉桂辛甘,大熱。入腎、脾、心、肝經。可溫中補陽,散寒止痛。黃連、肉桂為伍,出自《韓氏醫通》,因可使水火既濟,陰陽交泰,故有交泰丸之名。其中黃連善清心熱,瀉心火;肉桂長於和心血,還可溫腎水,使之上濟於心,並能引火歸元。二藥為伍,寒熱並用,有上瀉心火,下溫腎水,交通心腎之妙,治心腎不交之心煩,失眠等病症。心火旺黃連量偏大,腎水寒肉桂量宜增。
黃連配吳茱萸,黃連善清瀉胃熱,胃火降則其氣自和,配辛熱之吳茱萸,一者疏肝解鬱,以使肝氣條達,鬱結得開;二者反佐以制黃連之寒,使瀉火而無涼遏之弊;三者取其下氣之用,以和胃降逆;四者可引領黃連入肝經。如此一味而功兼四用,二藥合用,共收清瀉肝火,降逆止嘔之效。 總之,黃連作為清熱藥的代表,在臨床中應用廣泛。針對不同的疾病、不同的證型,準確把握黃連的用法劑量可發揮其最正確的功效。
-
4 # 本草百曉生
這涉及到一個基本的物理常識,熱脹冷縮原理。
古人對於中藥藥性,其實很樸素,主要靠嘗。故有“神農嘗百草”的典故,黃連口感苦,是非常苦那種,諺語“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可見其苦在中藥界是出名的,但它最苦的絕不是黃連,應該算鴉膽子,鴉膽子就是苦參結的籽。
另外,古人還發現,黃連苦過之後,會回涼。
根據古人的觀察,涼寒都是往下沉,這就是基礎物理學,最常唸叨著“熱脹冷縮”原理,無論是哪種熱,其實它的方向往上揚的。這是病態的熱,要想剋制它,自然要用到寒涼。中醫所說的“虛則補之,寒則溫之”。
回覆列表
黃連,又名川黃連,屬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四川產地為優,是地道中藥材。喜冷涼、溼潤、廕庇。其根莖入藥。以雞爪連為優。在中藥學上,其味苦性寒,味苦能燥溼,性寒能清熱瀉火,故可清熱燥溼,瀉火解毒。現代藥理研究,它有抗菌、抗真菌、抗病毒、抗炎、解熱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