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7693729112471
-
2 # 紅魔1187
籃球是團隊運動,必須透過球場上5名隊員之間的配合來完成攻防。每名教練都有自己對球賽的閱讀認識,形成不同的執教風格,再根據隊伍球員的特點,制定相應的戰術。舉個例子,帕特萊利在湖人showtime時期,圍繞魔術師出眾的意識和技術,打出了華麗進攻;而到了紐約之後,就圍繞著尤因為首的“肌肉棒子”群,以鐵血防守為基礎,建立壓迫式的攻防打法。簡而言之,球隊的戰術體系反映的是教練“看菜做飯”的本事。
個人感覺詹姆斯所謂的自帶體系其實是個偽命題,如果球員自身有體系,那教練的作用在哪裡?直接按照球員的想法去打不就行了?所以說,我覺得詹姆斯的所謂體系只是一種常規進攻打法:能力強的球員持球進攻時,選項1—對手不包夾協防,我就直接進攻得分,選項2—對手包夾協防,我就吸引防守後傳球,隊友空位投籃。這是一種利用個人能力強的球員打出的最簡單高效的進攻方式,比如00-01賽季的季後賽,老魚連續命中16個空位三分,都是奧尼爾內線遭到包夾,吸引了防守注意的緣故,這種進攻形式我們能稱其為體系嗎?顯然不能。
繼續這個例子,奧尼爾96年來到湖人時如日中天,身邊不乏艾迪瓊斯、範埃克塞爾等全明星幫手,但連續在季後賽一輪二輪就折戟沉沙,而禪師入主執教後,迅速建立了王朝。由此可見,同樣的球員在不同的教練手裡,會發揮不一樣的作用,整個球隊的打法和運轉,也是截然不同的。(這裡不多說科比的成長因素)。
回到話題,詹姆斯的打球方式其實就是單一地使用同一種進攻方法:單打進攻或單打吸引防守後分球讓隊友投籃。由於他的身體素質和籃球意識非常出眾,這種簡單高效的打法一度給他帶來了成功。但隨著年齡增長,速度、爆發力下降,加之對手多年研究尋找對策,這種打法的弊端也就暴露無疑,參考近幾年對陣勇士,任你打出史詩級的資料,但你的球隊得輸。假想當年湖人的打法改變一下:過半場把球交給奧尼爾,內線強打得分、造殺傷,遇到包夾就分球,這是不是就和詹姆斯持球進攻的性質類似了?但顯然僅僅這樣打是遠遠不夠的。
詹姆斯集萬千榮譽於一身,同時也被黑得很慘,我覺得他在生涯初期沒有遇到一位真正優秀的教練,導致多年打球習慣形成定勢,積重難返。球員再優秀,個人能力再出眾,也只是球隊的一員,凌駕於球隊的整體之上,違反籃球運動的規律,結果往往就不盡如人意了。
最後再說一點,球隊的體系始終是一個整體,涵蓋攻防兩端,要融入每個球員的理念中去。例如波波的馬刺,退了鄧肯,傷了萊昂納德,球隊無力爭冠,但仍舊是一支季後賽水平的球隊;綠凱在報銷兩位明星球員的狀態下,仍能打出驚豔的表現,史蒂文斯教練功不可沒;反觀騎士熱火,沒了詹姆斯,球隊基本就崩盤,只能說隊伍還沒有形成良好的戰術體系,完全依賴明星球員的發揮,那終究是曇花一現。
詹姆斯一直的體系是投射系大前鋒拉開空間詹姆斯控球,射手群,埋伏投射,但是陣容證明這個的可靠性不高。詹姆斯就像控衛,扮演控場選手,壓縮了進攻時間,四個人都是站著看球,射手手感很涼,得不到連續找手感機會。這點從科沃爾,福萊,樂福jy等射手可以有所感覺?應不應該多減少詹姆斯控球時間,增加全隊的傳球次數和突破次數,透過隊友來回的進攻扯動,讓詹姆斯做終結者。(就像之前有歐文,年輕韋德時一樣有進攻強點的扯動 )我覺得這樣比配空間型大前鋒射手群應該更有用
回覆列表
進攻端即使他100%發揮,也不見得單靠這個體系贏太多球。多數時8s運球過半場,凝視3s 順便考慮一下要不要按這個體系打這個球。這時發現已經無路可走,不得已放棄。然後就是亂戰。更何況自己技術又不成熟。如果不是聯盟幫襯,太多基本技術上的犯規要發生在他身上。走步、三秒違例不勝列舉。假摔什麼的和技術無關,另當別論。不過king of flop不是浪得虛名。
防守端多以掐腰為主。不知道回顧上一球,還是展望下一球。漏人常有。隊友進攻端沒手感,防守端自然沒自信。怎麼玩 。
長此以往,1年乃至2年之後,隊友徹底失去進攻防守能力。這就像一個慢性毒藥。因為在這個隊,就只能這麼打。這麼打自然沒有好手感,更沒有好資料。
最後說一句,冤冤相報何時了。自己種的因,定會得果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