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蓋出征的時候,一陣風吹過,就把旗杆子從半中腰吹斷了,真不可思議!接著就是,“眾人見了,盡皆失色。——此乃不祥之兆。”晁蓋中了箭後,大家又七嘴八舌的都說:“今番晁天王哥哥下山來,不想遭這一場,正應了風折認旗之兆。”
這就是要叫大家都相信:晁蓋的死,乃是天意。 偏偏金聖嘆不相信。
也就是說,他是根據作者的寫法,推理出來的。他從十個方面進行了邏輯推理,基本上還是比較合其情狀的,這裡我就不再一一複述了。宋江弒晁蓋,說得通。用最客觀、最準確的說法就是“晁蓋死於權利路線之爭。”晁蓋路線與宋江路線相悖,於梁山無所發展,於兄弟們無所利潤。所以晁蓋的失敗,是註定的事,是遲早的事。
這個結論,相信多數人能夠接受,應該爭議不大。 但有一點,如果真是宋江弒晁蓋,那麼由誰去執行的這個絕密計劃呢?所以,又有許多人接著金老先生的推理,繼續往下推理——是宋江的心腹花榮射死了晁蓋!幫宋江哥哥清除絆腳石。
可是,並不能因為花榮的箭術高超,就可以認定是他乾的。因為你從書中絕對找不到半點花榮在場的證據,哪怕是勉強找一個捕風捉影、牽強附會的證據出來也好,找得到嗎?根本就沒有!
再說,以花榮的神射,用得著下毒嗎? 這麼說來,梁山方面的花榮,和曾頭市的史文恭,其實都是應該排除的物件。那麼,兇手究竟是誰呢? 下面,我們不妨也來個“觀其書法,推其情狀”,結合上下文的意思來推理推理。
(不好意思,我又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曾頭市方面的信件中承認“奈何無端部卒,施放冷箭。”說明與晁蓋中箭還是有關係的。史文恭是統帥,也不在場,放箭的是一些“無端部卒”。
在戰場上放亂箭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並不是專門只針對某一個人的,晁蓋帶著隊伍,走在前面,不期中了一箭,也很正常。
“都回到帳中。眾頭領且來看晁蓋時,那枝箭正射在面頰上。急拔得箭,出血暈倒了。”這段描述,箭是射在臉上,應該不是致命部位。晁蓋先還是清醒的,拔箭出血後才暈倒的。
緊接著:“林沖叫取金槍藥敷貼上。原來卻是一枝藥箭。晁蓋中了箭毒,已自言語不得。”注意看,是在林沖敷了藥以後,才發現晁蓋中了毒的。
因此,在下斗膽推測:是林沖就此敷藥機會,毒殺了晁蓋! 看官先莫要驚訝。推測林沖,總要比推測花榮恰當的多。因為只有林沖弒晁蓋,才可以在水滸故事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先說“承上”。梁山好漢中,也只有林沖有敢殺老大的衝動!
“這梁山泊便是你的?不殺了,要你何用?你也無大量之才,也做不得山寨之主!”這是林沖的經典語錄。用在第一代領導人王倫身上恰當,用在第二代領導人晁蓋身上同樣也恰當!
晁蓋推辭時,林沖把晁蓋推在交椅上,叫道:“請勿推卻,若有不從者,將以王倫為例!”你看,作者早在晁蓋登基之時就埋下了伏筆:林沖居然說過要把晁蓋以王倫為例的話!
林沖殺老大,為梁山前途考慮。因為王倫與晁蓋比,無大量之才,做不得山寨之主;而晁蓋與宋江比,同樣也是無大量之才,做不得山寨之主!
宋江路線要明顯優於晁蓋路線。不需要吳用一個眼色,他也會自願去幹。把不成器的老大做掉,推有實力的人當老大,這才符合林沖。
你看,晁蓋一死,“林沖與公孫勝、吳用並眾頭領,商議立宋公明為梁山泊主。”是林沖帶頭。“次日清晨,林沖為首,與眾等請出宋公明在聚義廳上坐定。”還是林沖帶頭。
林沖一慣不出頭,恰恰每逢換屆時,出頭最積極。
晁蓋出征的時候,一陣風吹過,就把旗杆子從半中腰吹斷了,真不可思議!接著就是,“眾人見了,盡皆失色。——此乃不祥之兆。”晁蓋中了箭後,大家又七嘴八舌的都說:“今番晁天王哥哥下山來,不想遭這一場,正應了風折認旗之兆。”
這就是要叫大家都相信:晁蓋的死,乃是天意。 偏偏金聖嘆不相信。
也就是說,他是根據作者的寫法,推理出來的。他從十個方面進行了邏輯推理,基本上還是比較合其情狀的,這裡我就不再一一複述了。宋江弒晁蓋,說得通。用最客觀、最準確的說法就是“晁蓋死於權利路線之爭。”晁蓋路線與宋江路線相悖,於梁山無所發展,於兄弟們無所利潤。所以晁蓋的失敗,是註定的事,是遲早的事。
這個結論,相信多數人能夠接受,應該爭議不大。 但有一點,如果真是宋江弒晁蓋,那麼由誰去執行的這個絕密計劃呢?所以,又有許多人接著金老先生的推理,繼續往下推理——是宋江的心腹花榮射死了晁蓋!幫宋江哥哥清除絆腳石。
可是,並不能因為花榮的箭術高超,就可以認定是他乾的。因為你從書中絕對找不到半點花榮在場的證據,哪怕是勉強找一個捕風捉影、牽強附會的證據出來也好,找得到嗎?根本就沒有!
再說,以花榮的神射,用得著下毒嗎? 這麼說來,梁山方面的花榮,和曾頭市的史文恭,其實都是應該排除的物件。那麼,兇手究竟是誰呢? 下面,我們不妨也來個“觀其書法,推其情狀”,結合上下文的意思來推理推理。
(不好意思,我又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曾頭市方面的信件中承認“奈何無端部卒,施放冷箭。”說明與晁蓋中箭還是有關係的。史文恭是統帥,也不在場,放箭的是一些“無端部卒”。
在戰場上放亂箭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並不是專門只針對某一個人的,晁蓋帶著隊伍,走在前面,不期中了一箭,也很正常。
“都回到帳中。眾頭領且來看晁蓋時,那枝箭正射在面頰上。急拔得箭,出血暈倒了。”這段描述,箭是射在臉上,應該不是致命部位。晁蓋先還是清醒的,拔箭出血後才暈倒的。
緊接著:“林沖叫取金槍藥敷貼上。原來卻是一枝藥箭。晁蓋中了箭毒,已自言語不得。”注意看,是在林沖敷了藥以後,才發現晁蓋中了毒的。
因此,在下斗膽推測:是林沖就此敷藥機會,毒殺了晁蓋! 看官先莫要驚訝。推測林沖,總要比推測花榮恰當的多。因為只有林沖弒晁蓋,才可以在水滸故事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先說“承上”。梁山好漢中,也只有林沖有敢殺老大的衝動!
“這梁山泊便是你的?不殺了,要你何用?你也無大量之才,也做不得山寨之主!”這是林沖的經典語錄。用在第一代領導人王倫身上恰當,用在第二代領導人晁蓋身上同樣也恰當!
晁蓋推辭時,林沖把晁蓋推在交椅上,叫道:“請勿推卻,若有不從者,將以王倫為例!”你看,作者早在晁蓋登基之時就埋下了伏筆:林沖居然說過要把晁蓋以王倫為例的話!
林沖殺老大,為梁山前途考慮。因為王倫與晁蓋比,無大量之才,做不得山寨之主;而晁蓋與宋江比,同樣也是無大量之才,做不得山寨之主!
宋江路線要明顯優於晁蓋路線。不需要吳用一個眼色,他也會自願去幹。把不成器的老大做掉,推有實力的人當老大,這才符合林沖。
你看,晁蓋一死,“林沖與公孫勝、吳用並眾頭領,商議立宋公明為梁山泊主。”是林沖帶頭。“次日清晨,林沖為首,與眾等請出宋公明在聚義廳上坐定。”還是林沖帶頭。
林沖一慣不出頭,恰恰每逢換屆時,出頭最積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