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看完了柏拉圖的理想國的第十章之後,我發現柏拉圖對詩歌的抨擊很大,這是為什麼呢?
25
回覆列表
  • 1 # 品物不窮

    首先,詩歌指的是荷馬史詩

    我們要注意,蘇格拉底之所以被古希臘人認定不敬神、腐化青年,最重要的原因就在於蘇格拉底輕視荷馬史詩。而之所以荷馬史詩會躺槍,則是由於荷馬史詩中的神為人格神,他們和人類沒有什麼區別,同樣自私、邪惡、殘忍,這是蘇格拉底不能容忍的。

    尤其是,在蘇格拉底以前,也就是著名的巴門尼德,他有個老師叫色諾芬,首次提出了理神論。何謂理神論?恐怕有個故事我們小時候都學過,就是動物如果會畫畫,也會畫出他們自己的神。因此,色諾芬以為,神不但全善,而且與人不同形。

    巴門尼德

    那麼,理神論便逐漸在哲學家那裡取代了古希臘諸神的地位。

    其次,蘇格拉底也提倡詩歌

    柏拉圖和蘇格拉底提倡的詩歌不同於荷馬史詩,正如我們前面說到荷馬史詩中的神有卑劣性,那麼,在師徒二人那裡,詩歌則意味善的教化,只有提倡善的詩歌,才是好的詩歌,能被運用於城邦中。

    再者,詩歌和哲學的對立

    古希臘人早期的吟遊詩人會唱出神話,而這些詩人本身則很可能是文盲,不會寫字。詩歌的語言在早期哲學中非常普遍,甚至是被譽為後世哲學開創者的巴門尼德,寫的一樣是詩篇。

    詩的語言有侷限性,像後世的辯證法,用詩歌的語言很難表達,因為邏輯學尋求的是縝密性,特點是說理性強。我們只要考察一下我們的六經便也能發現,詩只是六經之一,便在於史學和說理上面,詩歌本身很難進行表達。荷馬史詩雖然也帶有史,但那不過是神話故事而已,跟我們後世所說的史學完全不同,即使是把早期哲學的詩篇同荷馬史詩進行比較,前者在縝密性上也要遠勝於後者。

    故而,《明哲言行錄》說,柏拉圖年紀輕輕遇到蘇格拉底後,便燒掉了自己的詩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但是語言交流方面不行21個月的小孩還不會說話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