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水島精

      泡澡時有的人特別是中老年人,常會出現心慌、頭暈、四肢乏力等現象,嚴重者會失去知覺跌倒在浴堂,這種現象叫“暈堂”。患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的人在這樣的情況下,極易發生中風和心肌梗死,而患有肺氣腫、哮喘病的人也會感到呼吸困難。  避免泡澡後“暈堂”的方法:  

    1、首先,要掌握好沐浴的溫度。最理想的浴水溫度和體溫一樣,以37℃上下為宜。洗澡的時間不宜過長,一般30-40分鐘為宜。洗澡時長時間浸泡,會加重老年人的疲勞感並加重心臟負擔。如果是長時間的在浴室裡待著,最好可以在旁邊放上一杯清水及時的補充水分。  

    2、其次,泡澡時房間裡充滿了水蒸汽,空氣中的氧分含量會下降。在泡澡時周圍血管擴張血壓下降,從而導致腦供血不足缺氧頭暈。所以,浴室內應該安裝換氣風扇,洗澡時禁忌吸菸,可以開啟排氣扇適當通風。  

    3、不要空腹或是在飢餓時泡澡,吃完飯三十分鐘之內也不宜泡澡。泡澡的時候或者泡澡之前最好飲用些含有鈉、鉀離子的飲料,或是含糖淡鹽水。  

    4、泡澡過後不要馬上站起來,此時腦血管比較硬化的人會出現血液供應不足。洗浴完畢起身動作不能過快過猛,特別是老年人一定要適當休息後再緩慢起身,以免“暈堂”。  

    5、有冠心病、高血壓、血脂異常症、糖尿病、頸椎病的老年人,體質虛弱和大病初癒者及兒童,洗浴時最好有專人陪護。冠心病人最好含服一片硝酸甘油,以防心絞痛發作。酒醉後不要馬上洗澡,否則容易發生“暈堂”,還容易發生其他意外,如燙傷、溺水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皰疹的症狀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