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科學黑洞

    每次交配30秒,年平均3000次才能受孕,獅子的繁殖為什麼這麼難?

    生存和繁衍是所有生物最本能的追求,生存可以體現在尋找食物上,以及面對其它動物威脅奮力反抗上,繁衍就更簡單了,生物都追求長壽和永生,但我們知道這是不可能的,那麼繁衍後代把基因遺傳下去實際上就是另外一種永生,甚至為了繁殖自己的後代可能付出自己的生命。

    例如一些性食同類的昆蟲,典型的代表就是螳螂和蜘蛛等,當螳螂在交配過程中,雄性螳螂可能會被雌性螳螂當成食物吃掉,科學家研究發現這種行為更有利於它們後代的出生。當然雄性螳螂也不會心甘情願被吃掉,只不過有的時候逃不掉就身不由己了。

    生物所體現出的各種性狀都是進化的結果,在繁殖後代這件事上處處存在著競爭,根據後代投資假說,那些為後代投資較少的親本通常是具有選擇權的,它們性選擇期望得到最優的另一半。例如馬島縞狸這種貓科動物,雄性靠著每次羞羞的時間長度來讓自己更加有競爭力,它們每次交配時間可以持續8個小時。而澳洲特有的一種小動物寬足袋鼩,它們最長的交配時間可以達到14小時,最後還可能死在“戰場”上,科學家發現每年的交配期過後,大約都有50%以上的雄性寬足袋鼩快樂昇天。

    給人以反差的是獅子這種動物,威風凜凜的雄獅每次交配只有30秒,但是它們會在雌獅的發情期每天加配40-50次,最多的甚至可以達到60次,而雌獅的發情期一般持續4-5天。但是令人苦惱的是即使發情期過後,雌獅也並不一定能成功受孕,科學家統計雄獅可能一年中要努力個3000次左右,才會讓雌獅受孕,不得不說獅子還是很強大的。

    但為什麼“性選擇”到了獅子這裡就失去了作用?其實並非如此,主要跟獅子的競爭方式有關,在貓科動物中獅子是唯一群居生活的動物,一般而言一個獅群的構成包括1-2只雄獅,大獅群雌獅可能達到十五六隻,小獅群也有5-7只雌獅,剩下的就是小獅子。而成為獅王靠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強壯的身體和超強的戰鬥力,簡單說就是出來打一架,贏的成為獅王,輸的從獅群離開去流浪。

    只要成為獅王最終就贏得了交配權,因此說獅子的“性選擇”也是存在的,雄獅是被間接選擇的一方,雌獅會接受最終勝利的雄獅,成為獅王后首先會解決掉上代獅王留下的後代,尤其是較小的獅子直接燒死,這會讓雌獅快速進入發情期,較大的雄獅寶寶會被驅逐出獅群,較大的雌獅寶寶會平安的在獅群中生活繁衍後代。

    獅子處在食物鏈頂端,它們沒有天敵的存在,要說對獅子生存造成影響的也許只有人類而已。食物鏈從本質上來說也是能量的流動鏈,當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會把太陽能轉化糖類等儲存起來,這部分能量一是用來維持自己的生長,第二點就是向上傳遞給草食性動物,在能量的傳遞過程中呈現的是金字塔形式,這也就意味著越在食物鏈頂端佔據的能量會越少,那也就意味著生物成員較少。

    對於大部分出在食物鏈頂端的生物來說,繁殖能力都很弱,像獅子就不會和老鼠或者兔子一樣,繁殖能力那麼強,這也是一種自然法則,其實不僅僅獅子如此,同樣是貓科動物的老虎也面臨著這樣的問題。

    作為食物鏈的頂端物種,如果它們數量過多,勢必會消耗大量的獵物,嚴重減少其他物種數量,那麼作為反饋最後獅子就沒有食物可以吃,這個時候它們的數量會大減,最終維持在一個穩定的狀態,因此獅子的繁殖能力才會很弱。這就埋下了隱患,面對自然界中的競爭者,它們佔據了優勢,但是對於人類的一些活動以及生存環境的驟變等,它們的抵抗能力是很弱的。

    目前已知地球上共發生過五次生物大滅絕,幾乎每一次的主角都是在地球上佔據主要作用的物種,它們佔據著強的空間和生存資源,因此受到衝擊最大的也是它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90後對於現在的生活方向比較迷茫,應該怎麼解決?如何脫離生活的舒適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