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構的。三國曆史,早在宋朝時期,便被說書人編成了膾炙人口的故事,在市井中傳頌。到了元朝,這些故事進一步豐富,除了《全相評話三國志》書本,還出現了各種關於三國題材的雜劇、民間傳說。羅貫中正是在這些雜劇、傳說、話本的基礎上,改編整理,並修正了一些與歷史出入太大的錯誤,因此得到今天的《三國演義》。而這其中,關雲長過五關的故事,歷史上並無記載,想來便是宋元民間藝人的原創,然後被羅貫中所引用的了。然而,宋元藝人一般來說,其文化水平都不是很高,因此其歷史知識往往也存在種種缺漏。這些缺漏自然反映在他們創作和整理的三國故事中。例如,在他們的故事中,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時,定的都城不是歷史上的許昌,而是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附近)。由此,便可以解釋關羽過五關這一條。在評話中,關羽從長安拜辭曹操出來後,其目的是前往河北尋找劉備。他說書人:沿著黃河南岸由西向東行進,依次經過洛陽、汜水關、滎陽,到達滑州(宋朝時候這個地名已經有了),北渡黃河。整個路線清晰明瞭,毫無漏洞。可見設計這條過關斬將路線的民間藝人,想必是對照著當時的地圖仔細研究了一番的。然而到了羅貫中手裡,他的歷史知識自然比民間藝人豐富得多,因此大筆一揮,將"曹操定都長安"這個錯誤修正為"曹操定都許昌"。都城倒是從陝西移回了河南,可能他又覺得關羽過五關的故事特別精彩,不忍捨棄,於是照搬了過來。這老先生也不想想,你把人家的出發點都給搬了上千裡,這路線還能一字不改的照抄麼?遺憾的是,羅貫中歷史不錯,地理卻差勁,加上偷工減料,就這麼把關公的行程變成了沒頭蒼蠅一樣的亂撞。關於此事,還有一個旁證。那就是《三國演義》中,關羽剛剛離開都城,曹操帶著眾將送別關羽時,兩人曾在一座橋上對話這才是正版的,並且有挑袍贈金的故事發生。這座橋,在元朝評話和眾多民間傳說中,都作"灞陵橋"。眾所周知,灞陵(今作"霸陵")是長安城東的一處地名。元朝評話中關羽既然從長安出發,在灞陵與曹操話別理所當然。而在"毛本"《三國演義》(清朝毛宗崗父子整理後的《三國演義》,也是如今市面上流傳最廣的版本)中,關羽從許昌出來,與曹操話別時所處的位置,則只含糊地說了"橋上"。最有趣的是,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嘉靖本》(這個版本在市面上較為少見,比起"毛本",它從時間上較早,也較為接近羅貫中原著)中,關羽雖從許昌出發,卻也是在"灞陵橋"上挑的袍子。但不知道,許昌城外,哪來一座"灞陵橋"?
虛構的。三國曆史,早在宋朝時期,便被說書人編成了膾炙人口的故事,在市井中傳頌。到了元朝,這些故事進一步豐富,除了《全相評話三國志》書本,還出現了各種關於三國題材的雜劇、民間傳說。羅貫中正是在這些雜劇、傳說、話本的基礎上,改編整理,並修正了一些與歷史出入太大的錯誤,因此得到今天的《三國演義》。而這其中,關雲長過五關的故事,歷史上並無記載,想來便是宋元民間藝人的原創,然後被羅貫中所引用的了。然而,宋元藝人一般來說,其文化水平都不是很高,因此其歷史知識往往也存在種種缺漏。這些缺漏自然反映在他們創作和整理的三國故事中。例如,在他們的故事中,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時,定的都城不是歷史上的許昌,而是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附近)。由此,便可以解釋關羽過五關這一條。在評話中,關羽從長安拜辭曹操出來後,其目的是前往河北尋找劉備。他說書人:沿著黃河南岸由西向東行進,依次經過洛陽、汜水關、滎陽,到達滑州(宋朝時候這個地名已經有了),北渡黃河。整個路線清晰明瞭,毫無漏洞。可見設計這條過關斬將路線的民間藝人,想必是對照著當時的地圖仔細研究了一番的。然而到了羅貫中手裡,他的歷史知識自然比民間藝人豐富得多,因此大筆一揮,將"曹操定都長安"這個錯誤修正為"曹操定都許昌"。都城倒是從陝西移回了河南,可能他又覺得關羽過五關的故事特別精彩,不忍捨棄,於是照搬了過來。這老先生也不想想,你把人家的出發點都給搬了上千裡,這路線還能一字不改的照抄麼?遺憾的是,羅貫中歷史不錯,地理卻差勁,加上偷工減料,就這麼把關公的行程變成了沒頭蒼蠅一樣的亂撞。關於此事,還有一個旁證。那就是《三國演義》中,關羽剛剛離開都城,曹操帶著眾將送別關羽時,兩人曾在一座橋上對話這才是正版的,並且有挑袍贈金的故事發生。這座橋,在元朝評話和眾多民間傳說中,都作"灞陵橋"。眾所周知,灞陵(今作"霸陵")是長安城東的一處地名。元朝評話中關羽既然從長安出發,在灞陵與曹操話別理所當然。而在"毛本"《三國演義》(清朝毛宗崗父子整理後的《三國演義》,也是如今市面上流傳最廣的版本)中,關羽從許昌出來,與曹操話別時所處的位置,則只含糊地說了"橋上"。最有趣的是,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嘉靖本》(這個版本在市面上較為少見,比起"毛本",它從時間上較早,也較為接近羅貫中原著)中,關羽雖從許昌出發,卻也是在"灞陵橋"上挑的袍子。但不知道,許昌城外,哪來一座"灞陵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