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養浩的《山坡羊潼關懷古》把潼關的地形與歷史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寓情於景,觸景生情,以潼關作為歷史的見證者,發出一聲沉甸甸的“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千古奇嘆。
張養浩於天曆二年(公元1329年),因關中旱災,,任陝西行臺中丞以賑災民。途經潼關,看到的是“峰巒如聚,波濤如怒”的景象。潼關在重重山巒包圍之中,一“聚”字讓讀者眼前呈現出華山飛奔而來之勢、群山攢立之狀;潼關外黃河之水奔騰澎湃,一“怒”字讓讀者耳邊迴響千古不絕的滔滔水聲。為此景所動,“山河表裡潼關路”之感便油然而生,至此潼關之氣勢雄偉窺見一斑,如此險要之地,乃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也由此引發了下文的感慨。“望西都,意躊躇”,作家身處潼關,西望舊朝故都長安,萬千滋味湧上心頭,遙想當年,秦之阿房,漢之未央,規模宏大,彌山縱谷,可如今崇麗之宮闕,寸瓦尺專皆蕩然無存,想到今番前去的任務,他不禁感慨萬千,“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這裡作家面對繁華過後的廢墟所發出的“傷心”實乃悲涼。為秦漢舊朝統治者悲涼,恐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這種局面是他們不曾想到的吧!同時亦為百姓悲涼,為彰顯一個時代的輝煌,集國之全力塑起阿房、未央之建築,民之苦不可言;然而輝煌過去,隨即而來是朝代的變換,百姓在戰爭中苦不堪言。此情此景,讓作家沉重的說出“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這句千古流傳的語句。
《潼關懷古》中對歷史的概括,顯指元代現實生活:懷古實乃傷今,沉重實乃責任。這種複雜的感情要結合作家的生平經歷才能理解。張養浩自幼才學過人,曾向平章不忽木獻書,被提拔,後任堂邑縣尹、監察御史等職,因評時政,得罪當權者被罷官,為避禍不得不隱姓埋名;後被召起,官至禮部尚書。50歲時辭官歸隱於濟南雲莊,關中旱災時被重新任命,趕赴陝西救賑災民。多年的宦海沉浮,讓他把功名富貴都參破,不再在意統治者對自己的評判;濟南雲莊的歸隱生活,不僅讓他欣賞禮讚自然的風光,更讓他體察民生只艱辛;尊奉孟子民本之思想,讓他深深懂得民生之重要;剛正不阿、仗義執言的性格,讓他有勇氣面對現實說出心中真實的想法。元代百姓生活之苦被作家以懷古的形式表現出來。這種憂民之心使他“到官四月,傾囊以賑災民,每撫膺痛哭,遂得病不起。”這是一個有良知的讀書人真實的本性和真實的生活,也是當時社會所難得一見的。
張養浩特殊的仕途經歷,決定了他的懷古散曲中有一種參破功名富貴的思想,《驪山懷古》中寫到“贏,都做了土;輸,都做了土。”《洛陽懷古》中寫到“功,也不長;名,也不長。”《北邙山懷古》中寫到“便是君,也喚不應;便是臣,也喚不應。”這些曲中張養浩把勝負之數、功名之分、生死之際,看成了毫無差別的,只是借古人古事述說富貴無常、人生如夢。只有《潼關懷古》以難得的沉重,以深邃的目光,揭示了封建社會里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元的統治者對讀書人實行民族歧視政策,直到元仁宗延佑二年(公元1315年)才正式實行科舉取士制度,況且這種制度也是不公平的,這就造成下層讀書人在很大程度上對元統治者失去信心,對社會缺少責任感,所以同時期其他作家懷古作品都深刻地打上時代地烙印:他們或感傷古王朝之覆,發一通思古之幽情;或感嘆古今之鉅變,流露對世事人生把握不定之惶恐;或有感於歲月流逝,抒發個人沉淪不遇之憂情。惟有《潼關懷古》洋溢著沉重的滄桑感和時代感。
從作品內容、作家其他懷古作品、同時期其他作家懷古作品三個層面上看,《潼關懷古》都表現為一份難得的沉重。
張養浩的《山坡羊潼關懷古》把潼關的地形與歷史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寓情於景,觸景生情,以潼關作為歷史的見證者,發出一聲沉甸甸的“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千古奇嘆。
張養浩於天曆二年(公元1329年),因關中旱災,,任陝西行臺中丞以賑災民。途經潼關,看到的是“峰巒如聚,波濤如怒”的景象。潼關在重重山巒包圍之中,一“聚”字讓讀者眼前呈現出華山飛奔而來之勢、群山攢立之狀;潼關外黃河之水奔騰澎湃,一“怒”字讓讀者耳邊迴響千古不絕的滔滔水聲。為此景所動,“山河表裡潼關路”之感便油然而生,至此潼關之氣勢雄偉窺見一斑,如此險要之地,乃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也由此引發了下文的感慨。“望西都,意躊躇”,作家身處潼關,西望舊朝故都長安,萬千滋味湧上心頭,遙想當年,秦之阿房,漢之未央,規模宏大,彌山縱谷,可如今崇麗之宮闕,寸瓦尺專皆蕩然無存,想到今番前去的任務,他不禁感慨萬千,“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這裡作家面對繁華過後的廢墟所發出的“傷心”實乃悲涼。為秦漢舊朝統治者悲涼,恐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這種局面是他們不曾想到的吧!同時亦為百姓悲涼,為彰顯一個時代的輝煌,集國之全力塑起阿房、未央之建築,民之苦不可言;然而輝煌過去,隨即而來是朝代的變換,百姓在戰爭中苦不堪言。此情此景,讓作家沉重的說出“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這句千古流傳的語句。
《潼關懷古》中對歷史的概括,顯指元代現實生活:懷古實乃傷今,沉重實乃責任。這種複雜的感情要結合作家的生平經歷才能理解。張養浩自幼才學過人,曾向平章不忽木獻書,被提拔,後任堂邑縣尹、監察御史等職,因評時政,得罪當權者被罷官,為避禍不得不隱姓埋名;後被召起,官至禮部尚書。50歲時辭官歸隱於濟南雲莊,關中旱災時被重新任命,趕赴陝西救賑災民。多年的宦海沉浮,讓他把功名富貴都參破,不再在意統治者對自己的評判;濟南雲莊的歸隱生活,不僅讓他欣賞禮讚自然的風光,更讓他體察民生只艱辛;尊奉孟子民本之思想,讓他深深懂得民生之重要;剛正不阿、仗義執言的性格,讓他有勇氣面對現實說出心中真實的想法。元代百姓生活之苦被作家以懷古的形式表現出來。這種憂民之心使他“到官四月,傾囊以賑災民,每撫膺痛哭,遂得病不起。”這是一個有良知的讀書人真實的本性和真實的生活,也是當時社會所難得一見的。
張養浩特殊的仕途經歷,決定了他的懷古散曲中有一種參破功名富貴的思想,《驪山懷古》中寫到“贏,都做了土;輸,都做了土。”《洛陽懷古》中寫到“功,也不長;名,也不長。”《北邙山懷古》中寫到“便是君,也喚不應;便是臣,也喚不應。”這些曲中張養浩把勝負之數、功名之分、生死之際,看成了毫無差別的,只是借古人古事述說富貴無常、人生如夢。只有《潼關懷古》以難得的沉重,以深邃的目光,揭示了封建社會里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元的統治者對讀書人實行民族歧視政策,直到元仁宗延佑二年(公元1315年)才正式實行科舉取士制度,況且這種制度也是不公平的,這就造成下層讀書人在很大程度上對元統治者失去信心,對社會缺少責任感,所以同時期其他作家懷古作品都深刻地打上時代地烙印:他們或感傷古王朝之覆,發一通思古之幽情;或感嘆古今之鉅變,流露對世事人生把握不定之惶恐;或有感於歲月流逝,抒發個人沉淪不遇之憂情。惟有《潼關懷古》洋溢著沉重的滄桑感和時代感。
從作品內容、作家其他懷古作品、同時期其他作家懷古作品三個層面上看,《潼關懷古》都表現為一份難得的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