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茉莉花開19
-
2 # 0o龍哥o0
華人徐正明於公元17世紀發明了直升飛機。公元前500年,華人制成了會飛的直升竹蜻蜓,這是直升飛機的起源。1946年作為交通工具直升飛機開始使用。壽命達600小時。速度達每小時200公里。
延續到近代,十八世紀,法國造紙商孟格菲兄弟在歐洲發明了熱氣球。他們受碎紙屑在火爐中不斷升起的啟發,用紙袋把熱氣聚集起來做實驗,使紙袋能夠隨著氣流不斷上升。1783年6月4日,孟格菲兄弟在里昂安諾內廣場做公開表演,一個圓周為110英尺的模擬氣球升起,飄然飛行了1.5英里。同年9月19日,在巴黎凡爾賽宮前,孟格菲兄弟為國王、王后、宮庭大臣及13萬巴黎市民進行了熱氣球的升空表演。同年11月21日下午,孟格菲兄弟又在巴黎穆埃特堡進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熱氣球載人空中飛行,飛行了25分鐘,飛越半個巴黎之後降落在義大利廣場附近。這次飛行比萊特兄弟的飛機飛行早了整整120年。在充氣氣球方面,法國的羅伯特兄弟是最先乘充滿氫氣的氣球飛上天空的。
從眾多武俠劇裡,能看出古人想飛的夢想數不勝數。我的記憶裡第一步飛行物電視劇應該是張衛健主演的《少年英雄方世玉》裡面,方世玉利用類似於竹杆和布料搭建的帶大翅膀的飛行物。
竹蜻蜓影視作品中常常出現的竹蜻蜓,螺旋翼飛行器的鼻祖 ,現代一般都是塑膠製成,夜晚廣場上戴著五顏六色閃光燈的竹蜻蜓一起飛上夜空。古人用棗心木為飛車,以牛革結環劍以引其機,或存念作五蛇六龍三牛交罡而乘之,上昇四十里,名為太清。”仔細一看,這說的就是竹蜻蜓呢,一個薄片做螺旋翼,中間是軸承,下面是用來蓄力的拉弓牛皮繩,繩子一拉,螺旋翼就透過扭力上升。後來竹蜻蜓流傳到了歐洲,歐洲人做研究又研究就發明成直升飛機了。
飛行物——風箏印象最深的應該是前幾年熱播劇《甄嬛傳》裡甄嬛過生日,皇帝安排蓮花池引蝶放風箏的鏡頭。
當然風箏誕生於兩漢時期,不過因為這時候造紙術還不成熟,所以做風箏可能是用輕薄、結實的絲綢做的。漂亮是漂亮就是成本造價高。後來四大發明之一造紙術出來以後,風箏用紙做的多一些,如今社會為了結實還是改成了用輕薄的布料做的風箏。
孔明燈現代熱氣球的鼻祖孔明燈,中國五代時期有一名女軍事家叫莘七娘,在福建隨從丈夫指揮作戰,為了調動部隊,莘七娘發明了一種可升空的訊號燈:她指揮戰士用竹蓖紮成方架,糊上紙,下面開口底盤上燃以松脂,當燈內充滿熱氣時,方型大燈便會升空,作為軍事訊號,調動兵馬,指揮作戰,一舉取得勝利,人們管這種燈叫松脂燈,實際上它和今天的熱氣球原理完全相同,可說是原始的熱氣球,是人類製造的輕於空氣的飛行器首次上天。
後來這種燈升上夜空可以作為軍事型訊號,流傳到四川之後,因為形狀像是諸葛孔明的冠冕,所以又被稱為孔明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