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股場民工
-
2 # 凱恩斯
一定有美國以外的投資人入股,因為聯儲銀行的資本金本就來自於其下屬的私人商業銀行,而這些商業銀行是沒有國籍限制,且全部是私人性質。這樣當一家外國銀行進入美國市場,他就有可能成為聯儲銀行的股東。這個是結論,我們下面介紹一下美國聯邦儲備系統的一些歷史和認知體系。
美國對外資銀行的管制法律是1991年的《對外國銀行加強監督法案》,規定外國銀行進入美國必須經過聯邦儲備銀行的批准,5%以上投資美國銀行也要審批,但是進入沒有限制,一旦進入,基本上就是國民銀行。關於美國國民銀行,下面是一段歷史。
美國是先有私人銀行,再有儲備銀行,最後才產生的美聯儲。
一開始只有私人銀行,由於美國老百姓擔心資本家控制央行。所以美國曆史上很長的一段時間是沒有央行的。商業銀行在各州經營,但是經常會出現信用危機或者擠兌的問題,這個時候地方政府會出來救援銀行。
1863年美國國會通過了《國民銀行制度法案》,建立了一個美國準中央銀行體系。那就是地方銀行以地方儲備銀行為基礎擴張,地方儲備銀行又以紐約聯儲銀行為基礎擴張。這個時候各州還是存在自己審批設立的商業銀行,他們都在聯儲體系之外,為了讓他們都加進這個聯邦儲備系統,法案規定,州立銀行發行貨幣要繳納10%的鑄幣稅,而儲備銀行體系內的銀行則不必繳納。
至今還是有很多銀行不願意加入儲備體系,所以美國的銀行分三類,一類是國民銀行,根正苗紅聯儲體系的,大約2000家,一類是州立體系下的商業銀行,後來加入了聯邦儲備體系,也就是州立成員銀行,大約900家,最後一類是其他州立非成員銀行,大約4800家(2004年資料)。
美國的聯儲銀行總共有12家,地方聯儲銀行在外還有分行,分行24家。聯儲銀行體系下的銀行,向地方儲備銀行繳納資本金,並每年可以獲得資本金6%的分紅。從這個意義上講,聯儲銀行就是私人銀行,但是,眾多商業銀行並不對地方聯儲銀行具備絕對決策權。
地方聯儲銀行的決策體系是9個董事,分ABC類董事,一類三人,A類董事是銀行選舉的銀行家,B類董事是銀行選舉的非銀行從業者的知名人士(類似獨立董事),C類董事由美聯儲理事會指定,不得是任何銀行的職員、董事、僱員和股東。同時指定C類董事中一人為聯儲銀行董事會主席。
我們知道美聯儲理事會實際上是政府機構,7名成員是公務員,而地方聯儲銀行主席又是理事會認命的,然後12家聯儲銀行裡面選擇四位+紐約聯儲主席。這樣12個人主持成為美聯儲公開市場政策會議,也就是真正美聯儲的權力機構。
所以,這個體系相當複雜。我們總結為:
商業銀行如果選擇加入聯邦儲備體系,則必須出資成為地方聯儲銀行的股東。
地方聯儲銀行決策會議透過政府和商業銀行雙重博弈形成決策,但主導權在政府手裡。
美聯儲會議中政府層面的主導力量更大,但是由於美聯儲的一些傳統,理事會成員偏向於經濟學家,而這些經濟學家自視甚高,正是因為這些自負,使得美聯儲有了一些獨立性。
回覆列表
美聯儲紐約銀行是美聯儲系統的實際控制者,主要股東如下:
洛克菲勒財團所控制下的紐約城市國家銀行即花旗銀行前身,擁有最多的股份。
摩根財團的第一國家銀行。
(當這兩家公司在1955年合併成花旗銀行後,它擁有美聯儲紐約銀行近四分之一的股份,它實際上決定著美聯儲主席的候選人,美國總統的任命只是一枚橡皮圖章而已,而國會聽證會更像一場走過場的表演。)
羅斯切爾德家族擔任董事的漢諾威銀行。
大通銀行(現在叫摩根大通)。
漢華銀行(Chemical B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