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初見未夏
-
2 # 醬爆影視製作
大腦在跑步時會分泌讓人興奮的物質–內啡肽,有「快樂嗎啡」之稱,會讓人產生產生愉快的情緒。此外,養成規律的跑步習慣,或參與賽事活動,達成目標、跑完比賽的自我肯定也會讓你更有信心,就容易培養正面積極的態度,改善憂鬱低落的心情。
跑步被吹得神乎其神,包治百病。抑鬱了去跑跑,記憶力減退了去跑跑,得了阿爾茨海默症、帕金森綜合症也要去跑跑。但是我們並不瞭解跑步時,我們的身體和大腦究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有沒有科學知識可以解開這樣的問題。
大多數人知道鍛鍊對身體的影響,比如強健肌肉、增強耐力,也知道經常鍛鍊會讓爬樓梯會變得更加easy。但要說到鍛鍊對大腦和情緒的影響,恐怕關係沒那麼顯而易見。講到這裡,聊聊“釋放內啡肽”對我們的疑問解答很關鍵。
到底是什麼讓我們跑步時心情愉悅
鍛鍊時,大腦立刻就會感受到壓力,心臟壓力增大,大腦設定你在作戰或是在逃跑,會釋放一種名叫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的物質,簡稱BDNF(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它起到保護和修復記憶神經元的作用,就像電腦宕機重啟,我們運動完之後也會覺得心情放鬆,變得開心。
與此同時,大腦會釋放內啡肽,那麼這些內啡肽最主要的目的是什麼?科學家McGovern有一項研究稱:這些內啡肽將運動產生的不舒適感降至最低,減輕疼痛感,研究還稱內啡肽也許與運動後的興奮感有關。誇張一點說,內啡肽和BDNF它們倆的作用就像嗎啡、海洛因和尼古丁一樣。
快樂感不是你跑的越多,就獲得越多,而是在於跑步的時間
既然知道了運動使我們快樂的原因,接下來最重要的是,我們如何能在最佳的時刻觸發這種快樂,並讓它持久。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研究有一個這樣的實驗,將人分為三組,第一組人有長久的運動習慣,但是測試當天並未運動,第二組從來沒有運動的習慣,第三組是在當天早晨剛運動完。結果出來,不運動的人在記憶力測試中表現最差,而第一組和第三組人相比,第三組測試結果最好。
暢銷書作者Gretchen Reynolds寫了本書名為“開始的20分鐘”,書中說道,想要健康,想要快樂,就不要像運動員那樣體力透支,相反,往往只要20分鐘的運動,就可以讓你收穫良多。長期不運動的人,一旦開始運動,這最初的20分鐘就能對你的生活,身體,免疫力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放輕鬆,每天練個20分鐘就能收穫滿滿的快樂
運動起來容易,堅持下去難
回覆列表
長跑,哪怕是很慢的長跑,都是非常好的有氧鍛鍊。之所以堅持長跑會讓人上癮是因為有一定持續時間的有氧運動會激發體內多巴胺類激素的分泌,具體的說,是一種叫內啡肽的東西讓你的大腦出現了類似於毒品帶來的愉悅感。當然,這個內啡肽是自體分泌出來的,是完全無毒無害的,而且還很有好處呢。我從2014年2月開始堅持每週3-4次的長跑鍛鍊。剛開始的時候一口氣跑500米都非常吃力,因為那時候的我差不多230斤(我身高180),一兩個月後能一次跑3公里,三個月後就能堅持每次跑5公里了。當然,那時候速度很慢很慢,5公里大概需要40分鐘。2014年10月,跑了自己第一個10公里。2014年12月21日完成了人生第一個半程馬拉松比賽。2015年~2017年,參加了17場馬拉松,一多半是42公里的全程馬拉松。一直到今天都保持著長跑鍛鍊的習慣,每次10公里起。長跑給我帶來的好處非常多,首先是十多年的重度脂肪肝完全沒有了;體重減掉了60-70斤;精神狀態比以前好了太多;原先的心動過速的毛病也沒有了;腎結石也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