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3
回覆列表
  • 1 # 風水門徒

    加拿大養殖大龍蝦主要是網箱養殖,下面來說說主要養殖方法:

    海水龍蝦個體大、味道美、營養極豐富,被視為蝦中之王,具有觀賞、食用及藥用的多種價值,為出口創匯的名特優新海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供不應求。  一、養殖基本條件  海區常年海水比重為1.018~1.023,pH值8.0,水溫達18℃~32℃,海水透明度在8米以上,周圍海岸帶無汙染源,養殖池內水深平均2米以上,每天可進排水兩次,池底為沙礫底並有天然石礁縫隙及人工投石的洞穴。在池外另設定網箱,作為暫養配套準備。  二、種苗來源  苗種主要靠當地海區生產收購的天然小龍蝦,個體重50克~120克。這些小龍蝦常棲匿岩礁縫隙中,一般漁具較難捕到,漁民可根據龍蝦棲息環境、生態特性及當地氣候條件,因地制宜使用多種漁具漁法,在立冬至翌年立夏期間捕抓,春分至穀雨時節為旺汛。  三、投苗規格  由於天然苗種大小參差不齊,故造成苗種間殘殺嚴重。在投苗前可按不同規格分為精養和暫養兩型別。如個體重150克以下的苗種可投池中精養;暫養主要以個體重150克以上的苗種投入網箱內進行投餌養殖,輪放輪捕,隨行上市。  四、科學管理  1.人造蝦穴 一般在室內水池中飼養的中國龍蝦,由於有穴居的習性,故在水池中宜設定"人造穴"--多為石塊和石板搭成,石洞的兩端必須連通,既利於龍蝦棲身,又能減少相互廝鬥。為保持水質新鮮,採用流水飼養法為佳,即上面進水、池底出水,採用閥門控制水的流量。每隔7天~15天清池1次,將池水放幹,龍蝦靜伏池底或緩慢爬行,清池時不必將龍蝦移池外,可用橡皮管將龍蝦體表積存的汙物沖洗乾淨。  2.投餵餌料 龍蝦多在夜間覓食,偶爾也會白天攝食,餌料以低值貝類為主,或投餵冷凍小雜魚兼對蝦人工餌料,原則是少量多餐,堅持"四定"原則,即定質、定量、定點、定時。投餵總量要充足,防止苗種因食物不足引發相互殘食。但也要注意搭配部分新鮮餌料,以免發生脫殼障礙,降低存活率。每天投餵一次,以下午為佳,連投兩天停一天,日投餌量為龍蝦體重的5%~12%。龍蝦有一對堅硬的大螯,其足可自行咬碎貝殼,故投餵鮮活餌料為佳,對水質的影響也較小,如發現食物殘渣要及時清除,以免汙染水質,引發缺氧死蝦。  3.刺激脫殼 據養殖觀察,龍蝦在人工養殖池內每年脫殼1次~3次,小龍蝦比大龍蝦脫殼次數多,通常個體重200克以下的龍蝦每年脫殼2次~3次,個體重300克以上的每年脫殼1次~2次,個體重300克以上的每年脫殼1次~2次,每一個脫殼週期,個體重增加50%~80%。根據龍蝦脫殼個體重增加的特點,可採用化學和物理方法刺激並以多種餌料配合輪換投餵,對促進龍蝦脫殼很有效果,既縮短脫殼週期,又增加脫殼次數。龍蝦在陰乾12小時~24小時,再放進海水中還能正常活動,脫殼受干擾時,可暫時停止,待機再續且順利完成脫殼過程。若部分或全部附肢及尾扇斷掉,可以透過脫殼活動全部恢復且個體同樣增長。掌握龍蝦生態特點,可不斷縮短脫殼週期、刺激脫殼次數、提高成活率,提高龍蝦養殖產量。  五、養成時間  龍蝦在自然海區長成商品規格約需4年~5年,在人工強化飼養條件下,只需2年左右就能達商品規格。它在自然環境中孵化的幼體,雖數量相當可觀,但絕大多數是適應不了環境變化而遭淘汰,成為其他海洋動物的餌料,真正能長成大龍蝦的為數極少。因此,建議採取人工育苗措施,既可大大提高成活率,又有利於增殖龍蝦資源。

    加拿大網箱養殖大龍蝦

    加拿大美洲螯龍蝦

    網箱養殖大龍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能源汽車真的環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