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伊春美食美客
-
2 # 閒看秋風999
題主的問題涉及到了幾個方面的問題,即“字”和“詞”之間的關係;有沒有可能再出現新的漢字這三個問題。下面分別作答。
嚴格說起來,在漢語言系統中,“字”和“詞”還是有區別的。
按照語言學家們的定義,“字”是記錄語言的符號;而“詞”是能夠在句子中獨立使用的最小單位(成分)。
那麼,漢字到底有多少個呢?夠用了嗎?1994年有人編了一本《中華字海》,收字數85000。臺灣地區教育主管機關編撰的“異體字字典”第五版,內容含正字與異體字,共106230字-。
這麼多漢字當中,絕大部分都是“死字”,即已經退出了使用;或者只用於人名地名,如“昺”“歙”,等等。
在日常生活中,常用字不過1500到3000。
那麼,這些字夠用了嗎?這就是要回答的第二個問題,詞或者片語了。
常用一千多漢字可以任意組合成無數個表意的詞或者片語。而片語的統計,則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最後再來回答“還會有新的漢字出現嗎”這個問題。
新的漢字再出現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因為按照簡化漢字的要求,生僻字、異體字都是不規範漢字,不可以流通使用。
另外,按照華人使用漢字的習慣,只有“詞”或者“片語”才可以流行並且有可能“活下來”,如“給力”、“線下”、“怒懟”等等片語。
還有另外一種現象,就是有意將極個別的生僻字用於影視作品,藉助大眾傳媒進入日常生活用語,如“囧”,這個字的“重出江湖就是源於“人在囧途”這部作品。
值得關注的是,有不少英文縮率語慢慢進入了漢字系統,有的漢語字典還收錄了這些外來詞彙,如WTO、OPEC等等。
語言的發展規律應該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簡化,精兵簡政;而不會弄得越來越複雜,自己給自己挖了坑朝裡邊跳。
-
3 # 存希齋書法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究竟我們的漢語隨著時間的推移,還會不會創造出新的字呢?我們現在就來探究一下。
首先,我們應該明白,在幾千年的文化歷史發展過程中,我們的文字經歷了很多次的改革,基本上每次都是兼收幷蓄,所以導致漢字越來越多。
那麼漢字究竟有多少個呢?這個問題至今沒有定論,據估計大概有十萬個以上,但日常所用的漢字不過幾千個。所以很多漢字是我們沒有接觸到的。
所以據此,漢語再創造出人們公認的漢字估計是不可能的,因為已經不需要了。但是這裡有幾種情況。
第一,比如大家無意中說出的一些字,印象比較深刻的就是成龍的那個“duang”了
其實也難怪,平常我們方言中所說的一些字無法找到對應的漢字,比如四川人所說的蛇的動作是“suo”就找不著對應的字。
第二,一些比較出名的吃食也叫不出個名字來,比如讓大家記憶猶新的就是西安的“biangbiang”面,這個很複雜,還有一段口訣。但這個字應該不是字典收錄的。
第三,還有一些,人們喜歡把幾個字組合成一個字,這種應該純粹就是文字遊戲了,大多表示一種祝福,拼湊起來是吉祥的話語。比如下面這個“恭喜發財”的組合!
回覆列表
我覺著我們的漢語已經是包羅永珍了。即使現在不斷的出現新的名詞和詞彙。但是我們都文字都能夠表達出來。我覺得不管是什麼時候我們的漢語文字,也都是能適應這個新社會的。所以我覺得不會出現新的輸入文字。即便是現在很新很潮的網路名詞,但是都可以用現在的文字來表達。 中國的文字是博大精深的。涵蓋面也是很寬闊的。上下5000年,中國的文字已經形成。中國的文字也已經成熟。所以,不需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