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擾素(Interferon,IFN),是由英國科學家Isaacs於1957年利用雞胚絨毛尿囊膜研究流感病毒干擾現象時首先發現的,是一種細胞因子,具有抑制細胞分裂、調節免疫、抗病毒、抗腫瘤等多種作用。其本質是蛋白質,型別可分為α、β、γ、ω等幾種。IFN能誘導細胞對病毒感染產生抗性,它透過干擾病毒基因轉錄或病毒蛋白組分的翻譯,從而阻止或限制病毒感染,是目前最主要的抗病毒感染和抗腫瘤生物製品。
什麼叫干擾素(IFN)1957年發現干擾素以來,已知曉干擾素是真核細胞(真核細胞:微生物按其結構、組成等差異,可分為三大類:①真核細胞型微生物:細胞核的分化程度較高,有核膜、核仁和染色體;細胞質內細胞器完整。真菌屬此類。②非細胞型微生物:體積微小,能透過除菌濾器;沒有典型的細胞結構,無產生能量的酶系統,只有在宿主活細胞內生長繁殖。病毒屬之。③原核細胞型微生物:僅有原生核質,無核膜或核仁,細胞器不很完整。此類微生物眾多,有細菌、支原體、衣原體、立克次體、螺旋體和放線菌。)對各種刺激作出反應而自然形成的一組複雜的蛋白質。如果用醫學上更為詳細的說法則是:干擾素是由病毒和其他種類的干擾素誘導劑,刺激網狀內皮系統(人體免疫系統的一種)、巨噬細胞、淋巴細胞以及體細胞所產生的一種糖蛋白。這種蛋白具有多種生物活性,包括抗增殖、免疫調節、抗病毒和誘導分化作用。干擾素的相對分子質量小,對熱穩定,4℃可儲存很長時間,-20℃可長期儲存其活性,56℃則被破壞,pH(酸鹼度)2~10範圍內干擾素不被破壞。人體自然就能產生干擾素,經一定的製劑加工過程也能製造成藥物-干擾素製劑。
英國病毒生物學家AlickIsaacs和瑞士研究人員JeanLindenmann,在利用雞胚絨毛尿囊膜研究流感干擾現象時瞭解到,病毒感染的細胞能產生一種因子,後者作用於其他細胞,干擾病毒的複製,故將其命名為干擾素。
1966-1971年,Friedman發現了干擾素的抗病毒機制,引起了人們對干擾素抗病毒作用的關注,而後,干擾素的免疫調控及抗病毒作用、抗增殖作用以及抗腫瘤作用逐漸被人們認識。1976年Greenberg等首先報道用人白細胞干擾素治療4例慢性活動性乙肝,治療後有2例HBeAg消失。但是由於人白細胞干擾素原材料來源有限,價格昂貴,因此未能大量應用於臨床。
1980-1982年,科學家用基因工程方法在大腸桿菌及酵母菌細胞內獲得了干擾素,從每1升細胞培養物中可以得到20-40毫升干擾素。從1987年開始,用基因工程方法生產的干擾素進入了工業化生產,並且大量投放市場。
1981年初:Pestka等合成並純化了IFNα-2a,並得到FDA批准進入臨床試驗。
20世紀80年代中期:第二代基因工程IFNα-2b問世,其分子結構與人IFN幾乎一致,於1986年被FDA批准用於治療慢性乙型肝炎。與此同時,中國侯雲德等學者也在研究基因工程IFN的製備。
21世紀初:聚乙二醇干擾素進入治療病毒性肝炎的臨床試驗。
2005年: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透過美國FDA批准,正式用於乙肝治療。2013年2月,瑞士科學家沃爾克·蒂爾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的研究成果,稱新型冠狀病毒在人類呼吸道上皮細胞中複製得很好,其複製能力在2天內就可達到峰值,而SARS病毒需要4天。該研究僅僅反映了病毒的複製速度,但複製速度並不能說明其實際傳播感染能力。這項研究還顯示一些種類的干擾素能有效減少新型冠狀病毒在人類呼吸道上皮細胞環境中的複製,這可以為疑似感染者提供可能的治療選擇。
干擾素(Interferon,IFN),是由英國科學家Isaacs於1957年利用雞胚絨毛尿囊膜研究流感病毒干擾現象時首先發現的,是一種細胞因子,具有抑制細胞分裂、調節免疫、抗病毒、抗腫瘤等多種作用。其本質是蛋白質,型別可分為α、β、γ、ω等幾種。IFN能誘導細胞對病毒感染產生抗性,它透過干擾病毒基因轉錄或病毒蛋白組分的翻譯,從而阻止或限制病毒感染,是目前最主要的抗病毒感染和抗腫瘤生物製品。
什麼叫干擾素(IFN)1957年發現干擾素以來,已知曉干擾素是真核細胞(真核細胞:微生物按其結構、組成等差異,可分為三大類:①真核細胞型微生物:細胞核的分化程度較高,有核膜、核仁和染色體;細胞質內細胞器完整。真菌屬此類。②非細胞型微生物:體積微小,能透過除菌濾器;沒有典型的細胞結構,無產生能量的酶系統,只有在宿主活細胞內生長繁殖。病毒屬之。③原核細胞型微生物:僅有原生核質,無核膜或核仁,細胞器不很完整。此類微生物眾多,有細菌、支原體、衣原體、立克次體、螺旋體和放線菌。)對各種刺激作出反應而自然形成的一組複雜的蛋白質。如果用醫學上更為詳細的說法則是:干擾素是由病毒和其他種類的干擾素誘導劑,刺激網狀內皮系統(人體免疫系統的一種)、巨噬細胞、淋巴細胞以及體細胞所產生的一種糖蛋白。這種蛋白具有多種生物活性,包括抗增殖、免疫調節、抗病毒和誘導分化作用。干擾素的相對分子質量小,對熱穩定,4℃可儲存很長時間,-20℃可長期儲存其活性,56℃則被破壞,pH(酸鹼度)2~10範圍內干擾素不被破壞。人體自然就能產生干擾素,經一定的製劑加工過程也能製造成藥物-干擾素製劑。
英國病毒生物學家AlickIsaacs和瑞士研究人員JeanLindenmann,在利用雞胚絨毛尿囊膜研究流感干擾現象時瞭解到,病毒感染的細胞能產生一種因子,後者作用於其他細胞,干擾病毒的複製,故將其命名為干擾素。
1966-1971年,Friedman發現了干擾素的抗病毒機制,引起了人們對干擾素抗病毒作用的關注,而後,干擾素的免疫調控及抗病毒作用、抗增殖作用以及抗腫瘤作用逐漸被人們認識。1976年Greenberg等首先報道用人白細胞干擾素治療4例慢性活動性乙肝,治療後有2例HBeAg消失。但是由於人白細胞干擾素原材料來源有限,價格昂貴,因此未能大量應用於臨床。
1980-1982年,科學家用基因工程方法在大腸桿菌及酵母菌細胞內獲得了干擾素,從每1升細胞培養物中可以得到20-40毫升干擾素。從1987年開始,用基因工程方法生產的干擾素進入了工業化生產,並且大量投放市場。
1981年初:Pestka等合成並純化了IFNα-2a,並得到FDA批准進入臨床試驗。
20世紀80年代中期:第二代基因工程IFNα-2b問世,其分子結構與人IFN幾乎一致,於1986年被FDA批准用於治療慢性乙型肝炎。與此同時,中國侯雲德等學者也在研究基因工程IFN的製備。
21世紀初:聚乙二醇干擾素進入治療病毒性肝炎的臨床試驗。
2005年: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透過美國FDA批准,正式用於乙肝治療。2013年2月,瑞士科學家沃爾克·蒂爾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的研究成果,稱新型冠狀病毒在人類呼吸道上皮細胞中複製得很好,其複製能力在2天內就可達到峰值,而SARS病毒需要4天。該研究僅僅反映了病毒的複製速度,但複製速度並不能說明其實際傳播感染能力。這項研究還顯示一些種類的干擾素能有效減少新型冠狀病毒在人類呼吸道上皮細胞環境中的複製,這可以為疑似感染者提供可能的治療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