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752429186393

    簡要說一下。

    個人認為:內向不是一種性格,而是一種生存策略。

    當然你可以說:從沒聽說過這種說法!

    我這樣說是因為,我自己,從小時候尤其外向到特別內向,從特別內向又轉變成十分外向,又從外向變成內向,或者說想內向就內向,想外向就外向。

    而這些轉變,都是因為:在所處的環境下,採用這樣的策略,對自己最有利。

    比如小時候尤其外向,因為那時候我身強力壯(比同齡小孩),別人不惹我我都要去欺負他們,有恃無恐。

    後來到初中變得內向,是因為我們那時候,初中和高中是連在一起的,初一的小P孩,只能夾著尾巴做人,不敢惹是生非,低調一點,讓別人看不見我,會少很多麻煩。

    到高中、大學又變得外向,因為......這不熬出頭了嗎?

    到大學畢業,變得內向,因為混得不是很好,窮,兜兜裡沒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不見的人就不見,能不說的話就不說,這樣能省點......

    世界上沒有絕對內向的人,也沒有絕對外向的人,內向的人有外向的時候,外向的人也有內向的時候。

    我這輩子接觸過各種各樣的人,見識過他們的每一面,所以才敢如此斷言。

    比如中學的時候,我有個女同學,屬於極其內向的人。她內向的原因,是因為她很醜。但是我不是一個以貌取人的人,很願意和她做朋友,她在我面前就一點都不內向,經常跟我聊上幾個小時,你根本不敢相信她是一個如此健談的人......

    但是她在別的所有人面前依然內向,一句話都不願意說。如果他們會嘲笑她(至少用厭惡的眼神):笑起來真難看,牙齒太黃了......

    對她來說,選擇內向才是最佳策略,因為如果表現出外向的那一面,就會被這個世界傷害。

    我小姨妹家有兩個孩子,小女孩大。每次她想要探索世界,稍微展露出一點點自我的時候,就會換了一頓訓斥,而這從她一歲大的時候就開始了。趨利避害的本能會讓她“選擇”內向,這種“選擇”是無意識的,內向得久了,就擅長了內向,習慣了內向。就像一支軍隊總是選擇防禦性策略,就會更擅長防禦,最終放棄了進攻性策略,因為每次進攻都會鎩羽而歸(越來越不擅長)。

    如果能明白這些,就不難明白:

    所以,內向、外向,是一種生存策略,這種本能往往都是對自己最有利的,你的孩子內向,不是一種性格,你去了解一下具體原因,會知道如果她外向,可能結果會對她更不利。——直白一點,比如她確實長得並不漂亮,而且言行舉止笨拙彆扭,那麼,她確實不該外向。

    《性格心理學》是偽科學, 不是性格決定命運, 而是命運決定性格。我很少見到一個家境優渥的美女內向,也很少見到一個家境貧寒的醜女外向。因為前者外向能得到更多正面反饋(獎勵),後者內向能避免更多負面反饋(傷害),因為連我們成年人都經常說:長得醜不是你的錯,出來嚇人就不對了。

    很遺憾,這個世界並不會善待每一個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商用八寶粥的配方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