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最近在看社科院監製的央視100集紀錄片《中國通史》,對文成公主入高原介紹很詳細,給人的感覺,好像在該教中,文成是神一樣的存在,對這段歷史不瞭解,能介紹一下嗎?
5
回覆列表
  • 1 # 我是阿修

    文成公主入高原在中古遠東地緣政治格局演變和中國文化交流的進一步深入意義重大,但在佛教方面的影響其實並沒有某些學者所言那樣重大。

    許多學者都準確地指出,唐蕃關係和同時期唐朝和其它部族的關係有很大差異,最大的差異是“平行”和“不示弱”。

    所謂“平行”指唐蕃僅稱舅甥,不稱君臣,甚至保留至今的《長慶會盟碑》上空前絕後地同時出現唐穆宗長慶三年和吐蕃贊普可黎可足彝泰九年(公元823年)的年號,而中國古代史上漢族和異族類似活動,通常都有一方為主,另一方為從;所謂“不示弱”,則指包括文成公主這一次在內,唐蕃通婚都是在吐蕃方並未明顯居下風的情況下完成的。

    長慶會盟碑

    貞觀十二年(公元638年)松州之戰,吐蕃先勝後敗,唐先敗後勝,雙方都認識到對方的實力,此後不約而同加快了議和與和親步伐,且在松贊干布和唐太宗-高宗時代基本忠實履約。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吐蕃需要爭取邊境和平,儘快鞏固高原統一的成果,並消化周圍併吞土地和部落,也需要藉助唐朝實現領內經濟、文化和社會的發展,而唐則希望藉此穩住西南,避免重要兵源、馬匹來源地河西和財賦來源地劍南不太平,集中精力對付西北、東北的外患。可以說,透過文成公主和親,雙方都基本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文成公主入藏的確帶去大量典籍、文化,乃至生活習慣(如吐蕃婦女原本用赭土塗面的化妝習慣就因為她的時尚取向而徹底改變),但在佛教方面卻並不顯著。吐蕃原本流行苯教,松贊干布為打擊苯教和貴族領主的聯盟轉尊佛教,而尼婆羅(尼泊爾)公主赤尊所帶來的“大乘”佛教即南亞“原版”佛教顯然不論從習慣還是理論成熟度上都更接吐蕃地氣。某些國內“網路歷史學家”所謂“文成公主是個小妾”的說法固然荒謬(吐蕃時代贊普妃子無大小,且那位“學者”將赤尊、墀尊、尺尊誤認為“三位”(或兩位)妃子,其實她們是同一個妃子的三個不同音譯),但單就佛教傳播影響方面,尼泊爾佛教在吐蕃的傳播顯然至少不佔劣勢。

    文成公主

    事實上儘管松贊干布極力推動,並分別為文成和赤尊建立了一所佛寺(小昭寺和大昭寺前身),但民間佔優勢的仍然是苯教。直到一百多年後,贊普赤松德贊從天竺(印度)請來蓮花生等多位著名佛教理論家,“大乘”佛教才得以大規模進入高原,而漢傳佛教的大規模進入也是在同時:唐德宗貞元二年(公元786年)吐蕃經過11年圍困攻下唐朝河西佛教重地沙州(敦煌),將大批僧侶遷入高原從事佛經翻譯。

    天竺和唐兩派佛教的競爭在公元八世紀末達到高潮,最終在贊普見證下,於792-794年在拉薩桑耶寺舉行了為期長達三年的桑耶論諍(又稱“拉薩法諍”),結果天竺派得勢,從此天竺佛教中觀派成為吐蕃官方佛教流派,而唐朝傳來的禪宗被排擠出高原。

    拉薩桑耶寺

    簡單說,文成公主雖然的確為高原帶去了漢傳佛教,但其影響只限於宮廷小眾,對當地社會的影響有限(尼泊爾赤尊公眾帶去的佛教其實也半斤八兩),高原佛教的真正普及是一百多年後唐德宗/赤松德贊時代才開始的,儘管桑耶論諍的勝負史上有分歧,但結果是天竺中觀派在高原得勢,而漢傳禪宗失勢。

    文成公主貞觀十五年即公元641年和親,而玄奘取經是貞觀十九年即公元645年才回到長安,佛經大批次翻譯成漢文則更晚,也就是說,文成出發時,唐朝自己的佛教典籍、理論還遠不充實、完備。而到了桑耶論諍時代,唐朝禪宗雖然已較發達,但參與論諍的漢傳佛教徒僅是原唐朝邊遠州郡的被俘僧侶堪布摩訶衍等,而藏傳佛教徒卻是寂護等中觀派理論大師,此輕彼重,辯論雙方條件差異如此之大,最終結局也就可想而知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教育經費與工會經費的計提與交納的財務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