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梅1864037

    實現物聯網環境監測,會用到以下技術:

    1 感測器技術。環境監測會用到大量的感測器,用來檢測大氣、水質、土壤、汙染等等,感測器是必不可少的。

    2 通訊技術。分有線與無線兩種,目前更多的採用的是無線技術,比如ZigBee(SZ05系列)、Wi-Fi、GPRS等,用無線的好處是突破距離的限制,不需要佈線,方便,尤其是在一些複雜場合。

    3 雲。目前環境監測更多的是納入雲,透過大資料來分析與監測,利於決策。

  • 2 # 使用者5295278951632

    我知道的有這些

    《山東省生態環境監測技術規範》,作為山東省推薦性環境保護地方標準之一,率先在國內建立了生態系統監測、生物群落監測、汙染生態監測和生態影響類建設專案竣工環保驗收調查的指標體系和評價方法。

    其中,生態系統監測指標體系分為兩級:一級指標包括農田、森林、草地、水域溼地、城鄉居民點和工礦用地、未利用地等6類生態系統。二級指標包括水田、旱田等24類次一級生態系統。對每一類生態系統型別監測其區域分佈、面積及其動態變化。

    生態系統監測方法採用遙感監測技術,其技術方法步驟主要包括遙感資料獲取、遙感影像處理、遙感影像解譯、地面核查和建立生態系統遙感監測資料庫。

    在生物群落監測方面,《規範》將山東省生物群落分為陸地生物群落、水生生物群落和海洋生物群落等3種主要型別。陸地生物群落監測方法主要包括樣方法、樣線法和訪問調查法;水生生物群落監測和海洋生物群落監測採用實驗室分析法。

    在汙染生態監測方面,以SO2為例,《規範》選用樹生苔蘚、地衣和紫花苜蓿作為SO2反應指示生物,選用垂柳和加拿大楊作為SO2汙染累積指示生物,選用鯉魚、鯽魚和鰱魚作為水環境汙染累積指示生物。

    透過生物傷害指數法和生物汙染指數法判斷生物傷害度指數和生物汙染指數的特徵,並將汙染生態狀況劃分為4類,即無汙染、輕汙染、中汙染和重汙染。

    生態影響類建設專案主要是指對生態環境產生影響的建設專案,主要包括交通運輸、礦產資源開採、油田及輸油氣管線開發等建設專案。建設專案產生的主要生態環境問題包括生物多樣性減少,自然資源減少或質量下降,生態格局與生態功能變化,景觀變化,水土流失,環境汙染。因此,在建設專案竣工環境保護驗收調查中應將環境汙染監測作為工作的重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形容對一個人徹底心涼失望的古詩詞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