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mkjjj654

    哭泣對於孩子的恐懼、悲傷甚至憤怒其實是有療愈的效果,實際上它對成年人也是同樣的,哭完你都會覺得很舒坦了,對不對?

    那股能量如果憋在你的身體裡,天知道會憋出什麼來 。但是也許你的情況是,“我就是沒有feel,沒有哭的feel”,不會哭總不是錯吧?

    那當然,完全理解。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情緒洩壓閥,啟動的閥值各不相同,但閥值過高的朋友,也許這正是和你童年時期的一些經歷有所關聯的。

    今天與其說要送給寶貝一份禮物,不如說,這份禮物也是送給你自己的。

    你有沒有注意過,你看過的所有的美劇,肥皂劇、或者是情節劇,但凡有哭的戲碼,從來不會有個人站在一旁說風涼話,“哭有什麼用?你流幾滴眼淚,事情就會變好嗎?”

    相反,我們看到大多數情況裡,一旦有人哭泣,一旁的人會有些不知所措,然後緩過神來安慰對方,而安慰的方式,也許是一張紙巾,或者輕撫肩膀,給一個溫暖的擁抱。

    我想說,每一個人都值得這種令人感覺安全、舒適的對待方式,每一個人。

    兒童相比之成年人來說,他們的“情緒閥值”是比較鬆弛的,這也是一種更接近自然的狀態,就像傷口會癒合一樣,人的情緒也有自我癒合的能力。

    當他們遇到挫敗、信心受損、失去安全感,或者感受不到父母投入的愛,他們就會哭泣,這些都是啟動哭泣的內在核心原因。

    而哭泣是可以治癒這種心理傷痕的,尤其在0-7歲。

    如果當著你的面哭,有時候,這是孩子對你的一種測試,他/她只想確認一件事,就是你是否愛他/她?沒錯,無論他說了什麼,乃至罵罵咧咧地,但他/她的內在只是想要確認這件事而已。

    此時,不知道你的感覺怎麼樣?我其實特別想聽聽你想法。

    我的感覺是,我很感動,一個生命對我有如此殷切的認可和信任,他/她似乎是為我而來的。

    希望這些對你有幫助。

    有一次信紙和外婆約定,週末要住到外婆家去,結果那天外婆的安排有了一些變化,那天是在一個家庭飯局上,信紙忽然收到這個訊息,一下子就哭了,哭泣中帶著憤怒。

    他衝我說,“你們為什麼騙我,我要住到外婆家去!”哭得可傷心了。

    在這樣的時刻,我很清楚,親戚人多嘴雜,包廂裡並不適合處理這件事。我擋住了所有想來幫忙的家人,把信紙抱到了門外,我們找了一個沒有人的角落,我抱著他坐在一張椅子上。

    他依舊在哭泣,嚎啕大哭,憤怒的時候就想捶我。

    我摟住他的手臂,輕輕地對他說,“爸爸愛你,非常非常愛你,媽媽也愛你,奶奶爺爺外公外婆都非常愛你。”

    “你們是騙紙!”他抽泣。

    “今天外婆忽然有別的事情,外婆很愛你,但她今天晚上真的沒辦法照顧你,她還是很愛你。”我說得很慢,每一字分別吐出來,清晰又堅定。

    信紙知道,這是他熟悉的模式,當爸爸狀態好時(其實不常有)處理情緒的模式。

    我們在沙發上面坐了有半個小時,他一會兒哭,一會兒平靜,想想難受又繼續哭,他一頭的熱汗和眼淚溼透了我的襯衫。

    我偶爾也會有一絲焦慮掠過——“他會哭多久呢?家裡人都在包廂裡等著呢。”

    我嘗試調整了自己的呼吸,“這是一個多麼美好的夜晚,此刻我像湖水一樣平靜。”

    信紙也平靜下來,他呼吸開始變得均勻,然後對我說,“我們回家吧。”

    “我們去和外婆道個別好嗎?”我問他。他欣然接受了,一如平常。

    每一次順利的渡過他的悲傷或者憤怒,喔對了,下次可以談談孩子的憤怒,都會增加我對處理情緒的信心。我們都是普通人,平常人,這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大家共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肉炒菠菜怎麼做如何做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