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扶尾貓半島似水浮生

    王之渙只有一首《涼州詞》他只傳下可憐的六首詩,其中一首很著名,就是《涼州詞》,也叫《出塞》,還叫《聽玉門關吹笛》: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唐玄宗為解決邊疆防務問題想出了兩個對策。一是設節度使,讓一個人兼任某個邊區的軍事和行政首長,提高處理邊事的效率。另一是募"長征兵",把從前由府兵戍邊改為職業軍人在邊區"落戶"。這兩個對策後果如何且不說,這裡想說的是:《涼州詞》所傳達的生命體驗,是很有代表性的"長征兵"們的體驗。人們讀《涼州詞》,總以為作者站在涼州城寫詩,而且只是寫一瞬間的感受,這是錯的。讓我們先借鑑一下美術方面的情況。近代畫家學西方,講究透視,一張畫正面畫了山南,就不準把山北的正面同時畫上;畫兩個相同的物體,就該近的大遠的小。而我們的古代畫家是不興這一套的。他們不但可以把從不同觀察點上看到的景物同等大小地、並排地繪畫出來,而且可以把不同時間甚至生前死後的不同場面畫在一幅畫裡。王之渙這《涼州詞》有點像古畫家那種"散點透視",把徵人出戍、初到涼州、久駐邊城的廣闊時空濃縮在四句詩裡了。"黃河遠上白雲間"--寫詩常要寫景,而寫景又要寫得有情,這是常識了。但人們往往沒有深察,不知道古代詩人對一個"景句"的要求,是要它潛藏儘量多的內容,傳達更多的生命體驗。要深入體味這句詩,關鍵在於那個"上"字。這是句"詩家語",不是個散文句。這句的主語不是"黃河",而是沒寫出來的徵人,"長征兵"。"黃河"只是個特殊的狀語。比照王昌齡的"黃沙百戰穿金甲"吧,那隻能理解在黃沙中身經百戰。因此,"黃河遠上"就應理解為沿黃河而上。唐王朝是從黃河中下游一帶招募職業軍人的。他們離鄉背井,從寬闊的黃河岸,來到蘭州附近渡過相對狹窄的黃河,漸行漸遠漸覺無窮,地勢漸高漸覺心寒;放眼前頭,又只見一抹荒涼,唯有白雲無盡。我們倘能如此設身處地,則這一"上"便令到悲從中來不可斷絕了。這是向涼州進發途中的感受,語氣中帶著埋怨。"一片孤城萬仞山"--謝天謝地,終於來到涼州了!然而,能有長舒一口氣的愉悅嗎?不能。相反,倒有倒抽一口涼氣的感覺。不信?你看,這裡除了城就是山,而且城是孤城,山是高山,其荒寒冷落蕭瑟寂寥是無法想像的。這是初到涼州時的感受,那大失所望的語氣涵著多少悽愴與無奈!"羌笛何須怨楊柳"--"怨楊柳"不是怨那些楊柳,應理解為用楊柳曲的調子表怨。唐人習慣用笛子吹出楊柳曲表怨別之情。在"一片孤城萬仞山"的涼州,響起蒼涼哀怨的笛聲,吹的是思鄉的楊柳曲。如果是一個初到涼州的戍兵,會感到多少有點安慰。但是,如果是一個久駐涼州不斷失望的戍兵,他就會感到厭煩了。厭煩,生自高度的怨恨。怨到什麼程度?怨到要說"何須怨"的程度:根據長期以來的經驗,無論怎樣怨都無濟於事,絕望了!造成絕望的原因是:"春風不度玉門關"--在中華文化傳統的薰陶下,人們提起"春風",就會感到"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的一片生機,而人也彷彿對前途充滿希望。現在作出個判斷:玉門關外的涼州沒有春風。這一方面是順著前句來個抬槓:你吹什麼折楊柳?這裡連春風都來不到,哪裡有楊柳讓去折啊?但更要緊的是:沒有春風的關外,一切生命都只好在摧殘中掙扎。人,也一樣!前人指出,這句詩是說"恩澤"沒施到徵人身上,不錯。第三四句一氣呵成,傳達的是久戍涼州後那種深深的怨。"怨",這字是全詩的線索。而全詩最傳神之筆,是"何須怨"這個短語。最傳神之筆,古稱"詩眼"。"眼睛"秋波流轉,便令人顛倒思量!全詩的時間和空間都有大跨度,掌握這跨度就不難體會作品的情思。王之渙估計不是個戍兵,他是在極同情戍兵的情感支配下寫這首詩的,所謂"感同身受",王氏的確也把戍兵的生命體驗豐盈地傳達出來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隱形義齒的優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