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
1,《勸學(節選)》出自《荀子·勸學》
《師說》無處出,為唐貞元十八年韓愈寫給他的學生李蟠的一篇文章
2,《赤壁賦》無處出,為蘇軾被貶黃州後所著,一般指《後赤壁賦》區別於前赤壁賦
3,《蘭亭序集》 無處出,為王羲之為他的詩文集寫的序文手稿
4,《始得西山宴遊記》唐·柳宗元 柳宗元因參加王叔文革新運動,於唐憲宗元和元年(806年)被貶到永州擔任司馬。到永州後,其母病故,王叔文被處死,心情壓抑。永州山水幽奇雄險,許多地方還鮮為人知。《永州八記》
5,《遊褒禪山記》·王安石 王安石的作品主要有《臨川集》,《臨川拾遺》。但此文無法在這兩篇文章中找到,可能被收錄於《古文觀止》
必修二
1,《六國論》·蘇洵·北宋 出自《嘉佑集·權書》
2,《阿房宮賦》·唐·杜牧 出自《上知己文章啟》 唐敬宗寶曆元年(825)杜牧二十三歲。他希望當時的統治者勵精圖治、富民強兵,而事實恰恰和他的願望相反。
3,《念奴嬌,赤壁懷古》·宋·蘇軾 出自《東坡樂府》
4,《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南宋·辛棄疾 出自《稼軒長短句》, 辛棄疾調任鎮江知府以後,登臨北固亭,感嘆報國無門的失望,憑高望遠,撫今追昔,於是寫下了這篇傳唱千古之作。
必修三
1,《指南錄後續》南宋·文天祥 出處 《文山先生全集》
2,《五人墓碑記》明·張浦 出自《七錄齋集》主要頌揚蘇州市民敢於向惡勢力英勇鬥爭的事蹟
3,《離騷》戰國楚國·屈原(羋原) 出自《楚辭》
4,《燭之武退秦師》先秦·左丘明 出自《左轉》又名《左氏春秋》中國最早的一部編年體歷史名著
5,《諫太宗十思疏》唐·魏徵 出自 《全唐文》
6,《廉頗藺相如傳》漢·司馬遷 出自《史記》
7,《鴻門宴》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
8,《秋水(節選)》先秦·莊周 出自《莊子》
9,《非攻(節選)》戰國·墨子 出自《墨子·兼愛》
必修四
1,《季氏將伐顓臾》先秦·孔子弟子 出自《論語註釋·季氏》
2,《寡人之於國也》戰國·孟子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3,《黃花崗烈士略》清 孫中山 為1921年12月為《黃花崗72烈士略》寫的序言
4,《蜀道難》唐·李白 出自《河嶽英靈集》
5,《登高》唐·杜甫 出自《全唐詩》
6,《琵琶行並序》唐·白居易 出自《白氏長慶集》
7,《錦瑟》唐·李商隱 出自《全唐詩》
8,《虞美人》五代十國南唐·李煜 出自《南唐二主詞校訂》
9,《雨霖鈴·寒蟬悽切》宋·柳永 出處《全宋詞》
10,《聲聲慢,尋尋覓覓》宋·李清照 出自《全宋詞》
11,《滕王閣序並序》唐·王勃 選自《古文觀止》
12,《秋聲賦》宋·歐陽修 出自《古文觀止》
必修五
1,《陳情表》西晉·李密 出自《晉書》
2,《項脊軒志》明·歸有光 出自《震川集》
3,《長亭送別》元·王實甫 出自《西廂記》
4,《報任安書(節選)》漢·司馬遷 出自 《漢書·司馬遷傳》
5 ,《漁父》先秦 作者存疑最早認定為屈原所做,亦有可能是深知生活和思想的楚人所做!
出處《楚辭章句》
6,《逍遙遊(節選)》春秋戰國·莊周 出自《莊子》
必修一
1,《勸學(節選)》出自《荀子·勸學》
《師說》無處出,為唐貞元十八年韓愈寫給他的學生李蟠的一篇文章
2,《赤壁賦》無處出,為蘇軾被貶黃州後所著,一般指《後赤壁賦》區別於前赤壁賦
3,《蘭亭序集》 無處出,為王羲之為他的詩文集寫的序文手稿
4,《始得西山宴遊記》唐·柳宗元 柳宗元因參加王叔文革新運動,於唐憲宗元和元年(806年)被貶到永州擔任司馬。到永州後,其母病故,王叔文被處死,心情壓抑。永州山水幽奇雄險,許多地方還鮮為人知。《永州八記》
5,《遊褒禪山記》·王安石 王安石的作品主要有《臨川集》,《臨川拾遺》。但此文無法在這兩篇文章中找到,可能被收錄於《古文觀止》
必修二
1,《六國論》·蘇洵·北宋 出自《嘉佑集·權書》
2,《阿房宮賦》·唐·杜牧 出自《上知己文章啟》 唐敬宗寶曆元年(825)杜牧二十三歲。他希望當時的統治者勵精圖治、富民強兵,而事實恰恰和他的願望相反。
3,《念奴嬌,赤壁懷古》·宋·蘇軾 出自《東坡樂府》
4,《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南宋·辛棄疾 出自《稼軒長短句》, 辛棄疾調任鎮江知府以後,登臨北固亭,感嘆報國無門的失望,憑高望遠,撫今追昔,於是寫下了這篇傳唱千古之作。
必修三
1,《指南錄後續》南宋·文天祥 出處 《文山先生全集》
2,《五人墓碑記》明·張浦 出自《七錄齋集》主要頌揚蘇州市民敢於向惡勢力英勇鬥爭的事蹟
3,《離騷》戰國楚國·屈原(羋原) 出自《楚辭》
4,《燭之武退秦師》先秦·左丘明 出自《左轉》又名《左氏春秋》中國最早的一部編年體歷史名著
5,《諫太宗十思疏》唐·魏徵 出自 《全唐文》
6,《廉頗藺相如傳》漢·司馬遷 出自《史記》
7,《鴻門宴》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
8,《秋水(節選)》先秦·莊周 出自《莊子》
9,《非攻(節選)》戰國·墨子 出自《墨子·兼愛》
必修四
1,《季氏將伐顓臾》先秦·孔子弟子 出自《論語註釋·季氏》
2,《寡人之於國也》戰國·孟子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3,《黃花崗烈士略》清 孫中山 為1921年12月為《黃花崗72烈士略》寫的序言
4,《蜀道難》唐·李白 出自《河嶽英靈集》
5,《登高》唐·杜甫 出自《全唐詩》
6,《琵琶行並序》唐·白居易 出自《白氏長慶集》
7,《錦瑟》唐·李商隱 出自《全唐詩》
8,《虞美人》五代十國南唐·李煜 出自《南唐二主詞校訂》
9,《雨霖鈴·寒蟬悽切》宋·柳永 出處《全宋詞》
10,《聲聲慢,尋尋覓覓》宋·李清照 出自《全宋詞》
11,《滕王閣序並序》唐·王勃 選自《古文觀止》
12,《秋聲賦》宋·歐陽修 出自《古文觀止》
必修五
1,《陳情表》西晉·李密 出自《晉書》
2,《項脊軒志》明·歸有光 出自《震川集》
3,《長亭送別》元·王實甫 出自《西廂記》
4,《報任安書(節選)》漢·司馬遷 出自 《漢書·司馬遷傳》
5 ,《漁父》先秦 作者存疑最早認定為屈原所做,亦有可能是深知生活和思想的楚人所做!
出處《楚辭章句》
6,《逍遙遊(節選)》春秋戰國·莊周 出自《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