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知藥客

    很多應屆畢業生或是初入職場的人,不管是從事醫藥代表還是其他行政、職能部門,都是特別希望有人能夠帶領自己,幫助自己快速成長。

    這本身是求積極向上的態度表現,無可爭議。

    在這個行業內多年,自己團隊裡每年都有實習生或者應屆生加入,但是,我不得不承認,現在部分新人已經逐漸演變成“伸手黨”了。

    “伸手黨”顯然是個貶義詞,就是所有的事情都已經習慣性的開口就問,自己不付出任何努力和行動,還非常乞求最後能取得好的成果!

    舉個常見現象的栗子,不學無術、不求上進,天天在寢室玩手機打遊戲的同學,卻指望著每日堅持上課、整理重點筆記的學霸幫助自己考試過關,還美名其曰“抱大腿”。

    分析原因,也不能將過錯全部歸咎於應屆生,不能讓新人背鍋。新人們習慣於做“伸手黨”,也許是「應試教育」帶來的小惡果。

    初中、高中、大學,所有要學習的內容都是提前規劃好的,比如下一節課講什麼,下學期學習什麼內容,所有老師都安排好了,你只需要在課堂上認真聽講,像花園裡的花朵,在“被”澆灌知識的營養液的條件下向陽生長即可。

    你們已經習慣了,倒也不怪你們。

    所有新代表們,當你已經走出校園時,就應該立即拋棄這種“知識被動灌輸”的思想和僵化的“伸手黨”習慣模式。

    在社會上、職場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都有業績考核,都有KPI要達成,沒有誰天生是一定要幫你的,要負責你的職場成長,要管你的吃喝拉撒睡。

    幫你是情分,不幫是本分!

    當然,遇到好的領導和前輩,能夠助你一臂之力的,是非常幸運的,值得你感恩。

    現實就是,99.99%的新手代表都是不幸運的。

    公司基本上沒有培訓,或培訓安排在入職後的好幾個月之後,師傅最多帶你跑一遍醫院,將科室主任和醫生簡單給你介紹下職稱和姓氏,隨隨便便走一次過場。

    這已經算好的了,更有甚者,老代表給你挖坑兒,接手市場發現整個一爛攤子,課程費沒結清就走人,前幾個月遭受客戶白眼都足以讓新人的玻璃心破碎。

    這都很常見!

    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不管是新人代表還是老代表,都要學會自己學習、自我提升!

    再苦口婆心的多說一句,那就是「多看、多學、多交流」。

    看,也可以用心看,看領導的開會演講技巧,看同事彙報工作時的想法和動態,看同行是如何進行客戶拜訪的,看競爭對手是如何撬動醫生處方權的。

    多學。

    學是主動學習,有規律、有計劃的學習,而不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漫無目的的去學。首先是要明白自己要學什麼,然後針對性的去培訓和學習。

    比如如何拜訪?不知道如何開科室會?不知道怎麼把PPT做得高大上?不知道有哪些演講技巧?不知道怎麼和客戶交流學術?不知道以後藥代的發展前途?

    學習,是貫穿代表們每個階段的,就算是地區經理、大區經理,也是需要學習管理能力、組織架構能力的。

    多交流。

    可以和老藥代進行交流、加入一些藥代群,看看別人在聊些什麼,過濾資訊雜音,吸收對自己有用,有價值的資訊。

    可以和自己的客戶進行交流。一個主任可能同時被幾十個代表拜訪,而且客戶從業十幾載,見過的代表也千千萬萬,所謂“鐵打的主任,流水的代表”,和客戶交流自己的不足和吸引點,交流自己的成長和心情,把客戶當上帝,把自己當上帝的朋友。

    最後,除了你父母,所有人都沒有義務去推動你的成長,沒有人會不計較回報的去無私奉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外陰癢是怎麼回事能用什麼藥物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