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透鏡作物鏡的望遠鏡被稱為折射望遠鏡,在歷史的演變中,用凹透鏡作目鏡製成的望遠鏡被稱為伽利略望遠鏡;用凸透鏡作目鏡製成的望遠鏡則被稱為開普勒望遠鏡。因為單透鏡物的鏡色差和球差都相當嚴重,所以現代的折射望遠鏡都是用兩塊或兩塊以上的透鏡組作物鏡製成的。其中以雙透鏡物製成的望遠鏡應用的最普遍和廣泛,這種望遠鏡是由相距很近的一塊冕牌玻璃製成的凸透鏡和一塊火石玻璃製成的凹透鏡相疊在一起組成,這兩種透物鏡相結合後,可以完全消除透出的景物波長,對得出的景物位置色差也可以相對的減弱。雙透物鏡的體積和視野範圍都比較小。雙透鏡物鏡的相對口徑較小,一般都在1/15~1/20之間,很少大於1/7,可用視場也不大。人們將口徑小於8釐米的雙透鏡物鏡可將兩塊透鏡膠合在一起的望遠鏡稱為雙膠合物鏡;要增加相對口徑和視場的使用,可以採用多透鏡物鏡組。伽利略望遠鏡具有結構簡單、光能損失少、鏡筒短、攜帶輕便、視野成像比較正的良好特點,但是它的事物擴充套件倍數小,觀察視野面小,一般都是充當觀看近距離的觀劇鏡和玩具望遠鏡。在使用開普勒望遠鏡時,需要在物鏡後面新增稜鏡組或透鏡組來轉像,使眼睛觀察到的景物是正像。但是開普勒望遠鏡採用的是前寬後窄的雙筒結構,這種結構可以組成雙直角稜鏡正像系統,這套系統可以在糾正原有望遠鏡結構中,形成的倒立成像系統;同時還可以將望遠鏡的體積和重量,在很大限度上減小。其缺點就是透鏡正像系統需要採用一組複雜的透鏡來將成像像倒轉,這樣做成本比較的高。但是由俄羅斯人發明的20×50三節伸縮古典型單筒望遠鏡就大大的避免了這項情況的出現,它是採用精良的透鏡正像設計系統來進行事物成像的。現代人們用的折射望遠鏡一般都是採用開普勒結構。由於折射望遠鏡的成像質量比反射望遠鏡好,視場大,使用方便,易於維護,中小型天文望遠鏡及許多專用儀器多采用折射系統,但大型折射望遠鏡製造起來比反射望遠鏡困難得多,因為冶煉大口徑的優質透鏡非常困難,且存在玻璃對光線的吸收問題,所以大口徑望遠鏡都採用反射式。1611年,德國天文學家開普勒首次用兩片雙凸透鏡分別作為物鏡和目鏡,使放大倍數有了明顯的提高,因此後人將這種光學系統稱為開普勒式望遠鏡。現在人們用的折射式望遠鏡還是這兩種形式,天文望遠鏡是採用開普勒式。需要指出的是,由於當時的望遠鏡採用單個透鏡作為物鏡,存在嚴重的色差,為了獲得更好的觀測效果,需要用曲率非常小的透鏡,這勢必會造成鏡身的加長。此後,天文學家一直想研製出更長的望遠鏡,但最後幾乎都以失敗而告終。1757年,杜隆經過對玻璃和水的折射與色散現象的研究,為消色差理論奠定了基礎,並用冕牌玻璃和火石玻璃製造了消色差透鏡。從此,消色差折射望遠鏡完全取代了長鏡身望遠鏡。但由於當時科技發展的侷限性,很難鑄造出較大的火石玻璃。最初研究消色差望遠鏡時,人們能磨製成的最大的透鏡只有10釐米。19世紀末,由於製造技術有了很大的進步,隨之出現的就是製造大口徑的折射望遠鏡的科學熱潮。世界上現有的8架70釐米以上的折射望遠鏡有7架是在1885年到1897年期間建成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1897年建成的口徑102釐米的葉凱士望遠鏡和1886年建成的口徑91釐米的裡克望遠鏡。折射望遠鏡最適合用來做測量天體方面的工作,因為其焦距長,底片比例尺大,對鏡筒彎曲不敏感。但是它總是有殘餘的色差,同時對紫外、紅外波段的輻射吸收很厲害。而巨大的光學玻璃澆製也十分困難,到1897年葉凱士望遠鏡建成,折射望遠鏡的發展達到了頂點,此後的這一百年中再也沒有更大的折射望遠鏡出現。這主要是因為從技術上無法鑄造出大塊完美無缺的玻璃做透鏡。同時,在重力作用下,大尺寸的透鏡變形會很嚴重,因而喪失敏銳的焦點。
用透鏡作物鏡的望遠鏡被稱為折射望遠鏡,在歷史的演變中,用凹透鏡作目鏡製成的望遠鏡被稱為伽利略望遠鏡;用凸透鏡作目鏡製成的望遠鏡則被稱為開普勒望遠鏡。因為單透鏡物的鏡色差和球差都相當嚴重,所以現代的折射望遠鏡都是用兩塊或兩塊以上的透鏡組作物鏡製成的。其中以雙透鏡物製成的望遠鏡應用的最普遍和廣泛,這種望遠鏡是由相距很近的一塊冕牌玻璃製成的凸透鏡和一塊火石玻璃製成的凹透鏡相疊在一起組成,這兩種透物鏡相結合後,可以完全消除透出的景物波長,對得出的景物位置色差也可以相對的減弱。雙透物鏡的體積和視野範圍都比較小。雙透鏡物鏡的相對口徑較小,一般都在1/15~1/20之間,很少大於1/7,可用視場也不大。人們將口徑小於8釐米的雙透鏡物鏡可將兩塊透鏡膠合在一起的望遠鏡稱為雙膠合物鏡;要增加相對口徑和視場的使用,可以採用多透鏡物鏡組。伽利略望遠鏡具有結構簡單、光能損失少、鏡筒短、攜帶輕便、視野成像比較正的良好特點,但是它的事物擴充套件倍數小,觀察視野面小,一般都是充當觀看近距離的觀劇鏡和玩具望遠鏡。在使用開普勒望遠鏡時,需要在物鏡後面新增稜鏡組或透鏡組來轉像,使眼睛觀察到的景物是正像。但是開普勒望遠鏡採用的是前寬後窄的雙筒結構,這種結構可以組成雙直角稜鏡正像系統,這套系統可以在糾正原有望遠鏡結構中,形成的倒立成像系統;同時還可以將望遠鏡的體積和重量,在很大限度上減小。其缺點就是透鏡正像系統需要採用一組複雜的透鏡來將成像像倒轉,這樣做成本比較的高。但是由俄羅斯人發明的20×50三節伸縮古典型單筒望遠鏡就大大的避免了這項情況的出現,它是採用精良的透鏡正像設計系統來進行事物成像的。現代人們用的折射望遠鏡一般都是採用開普勒結構。由於折射望遠鏡的成像質量比反射望遠鏡好,視場大,使用方便,易於維護,中小型天文望遠鏡及許多專用儀器多采用折射系統,但大型折射望遠鏡製造起來比反射望遠鏡困難得多,因為冶煉大口徑的優質透鏡非常困難,且存在玻璃對光線的吸收問題,所以大口徑望遠鏡都採用反射式。1611年,德國天文學家開普勒首次用兩片雙凸透鏡分別作為物鏡和目鏡,使放大倍數有了明顯的提高,因此後人將這種光學系統稱為開普勒式望遠鏡。現在人們用的折射式望遠鏡還是這兩種形式,天文望遠鏡是採用開普勒式。需要指出的是,由於當時的望遠鏡採用單個透鏡作為物鏡,存在嚴重的色差,為了獲得更好的觀測效果,需要用曲率非常小的透鏡,這勢必會造成鏡身的加長。此後,天文學家一直想研製出更長的望遠鏡,但最後幾乎都以失敗而告終。1757年,杜隆經過對玻璃和水的折射與色散現象的研究,為消色差理論奠定了基礎,並用冕牌玻璃和火石玻璃製造了消色差透鏡。從此,消色差折射望遠鏡完全取代了長鏡身望遠鏡。但由於當時科技發展的侷限性,很難鑄造出較大的火石玻璃。最初研究消色差望遠鏡時,人們能磨製成的最大的透鏡只有10釐米。19世紀末,由於製造技術有了很大的進步,隨之出現的就是製造大口徑的折射望遠鏡的科學熱潮。世界上現有的8架70釐米以上的折射望遠鏡有7架是在1885年到1897年期間建成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1897年建成的口徑102釐米的葉凱士望遠鏡和1886年建成的口徑91釐米的裡克望遠鏡。折射望遠鏡最適合用來做測量天體方面的工作,因為其焦距長,底片比例尺大,對鏡筒彎曲不敏感。但是它總是有殘餘的色差,同時對紫外、紅外波段的輻射吸收很厲害。而巨大的光學玻璃澆製也十分困難,到1897年葉凱士望遠鏡建成,折射望遠鏡的發展達到了頂點,此後的這一百年中再也沒有更大的折射望遠鏡出現。這主要是因為從技術上無法鑄造出大塊完美無缺的玻璃做透鏡。同時,在重力作用下,大尺寸的透鏡變形會很嚴重,因而喪失敏銳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