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人筆記
-
2 # 貊拾
首先是宣紙。宣紙“始於唐代、產於涇縣”,因唐代涇縣隸屬宣州府管轄,故因地得名宣紙。由於宣紙有易於儲存,經久不脆,不會褪色等特點,故有“紙壽千年”之譽。所以這麼好的紙張,宋代畫家們是不會放過的。
其次是絹。絹是蠶絲織就的,剛開始的時候非常難得。在生絹上刷上膠礬水才能作畫。中國發現的最早的畫是繪在帛錦上的,曾出土的有晚周,戰國時期。宋代趙佶的《祥龍石圖》的畫布絹就是用雙絲跟單絲交替而成。
最後,宋代時,紙的製造技術已經非常厲害,對前代的名紙無不進行仿造,而尤以所仿的澄心堂紙最好,宋代著名書畫大家大多使用這種紙。此外,還有張永自所造的紙是當時最好的,官方造的紙都趕不上其他的紙還有碧雲、春樹、龍鳳、團花、金花等箋。此外,還有彩色粉箋、羅紋紙、藤白紙、研光小本張、蠟黃藏經箋、鶴白紙、白玉版匹紙、香繭紙、歙紙、觀音簾紙、竹紙、大箋紙和各種彩色粉箋紙等。
另外,宋代還有很多紙張,例如布頭箋、冷金箋、麻紙、竹紙、凝霜、澄心紙、粟紙、藤紙,就不一一列舉了。
我是一人。宋代的畫家們還沒開始廣泛用紙作畫,大部分還是用絹。
但兩宋期間一直有,中國歷史上最出名也是造紙史上最好的的紙,“澄心堂紙”。
宋朝畫家用的紙肯定不是我們現在的宣紙。
先說一下,中國畫用紙的歷史中國造紙歷史悠久,東漢蔡倫只是改進造紙術。我們會造紙至少至少2000年以上。
但用紙畫畫到了元代,畫家們才開始廣泛用紙作畫,至多至多1000年。
我們現在的國畫用的宣紙,是在明朝中後期,才開始大量使用的紙。
宋朝的兩幅國寶級名畫
《千里江山圖》
《清明山河圖》
這兩幅都是用絹。
為什麼宮廷畫家選用絹,而不用紙呢?
是絹比紙更適合宋畫,還是絹更奢華?
下面說一說
澄心堂紙中國造紙史上,被歷史人物稱讚的最多的一種紙。
文人,書法家,畫家,帝王,尤其是乾隆大力稱讚。
據現在各方研究是澄心堂紙,一種麻紙。
據說南唐後主,李煜,這位藝術細胞非常好的皇帝,親力親為,透過自己的喜好,改良紙張,並建立澄心堂才有了“澄心堂紙”。
到了兩宋時期,澄心堂紙更是極度追捧。
北宋時期歐陽修,多次寫詩稱讚澄心堂紙。
其中有一首《和劉原父澄心紙》:君家雖有澄心紙,有敢下筆知誰哉。
當時澄心堂紙,就是宋朝紙張的最高標準,一種麻紙。
可列入宋四大書法家之一,蔡襄,有《澄心堂帖》
這裡有個故事,據說明代的書畫大家董其昌也得到過澄心堂紙。
當時,董其昌和歐陽修說了相同的話,此紙不敢書。
這就會有一種現象,宋朝當時肯定都會仿製澄心堂紙,全國肯定都是流行這種紙的。
雖然是宋朝的皇宮珍品紙張,但是確實有人用來畫過畫。
被稱為宋畫第一人,李公麟。他的《五馬圖》是用澄心堂紙畫的。
李公麟這樣的大畫家用澄心堂紙,這種麻紙畫畫。
那麼在宋朝其他畫家如果能用紙,最佳選擇也會是麻紙。
當時的造紙技術和我們現在不同。
當時宋畫工細,用我們宣紙的標準,至少要半生熟的宣紙。
臨摹宋畫最好用絹,或者用較熟的宣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