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lzw6407

    新擔當

    勞動是職業的內涵。勞,本指創造物質或精神財富的活動,是需要“用力用心”的活動。勞動需要付諸行動,勞動之後還需要產生成果;勞動是能實現自我價值的行為,而不是單純的對於財富或物質的獲取;勞動教育不是擺擺形式,而是要養成勞動的意識和習慣,養成創造的願望。

    隨著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發展,勞動教育中“勞動性”日益弱化,即由學徒“教育”到學校的學生“教育”,由謀生技能的拜師學藝,到組織化、規範化的職前準備教育,功能的演化決定了現代勞動教育的性質變化。因此,現代勞動教育的指向首先是勞動精神的培養,然後才是勞動技能的習得。

    高職教育就是要讓學生透過主動的學習、訓練,來獲得某種職業或生產勞動所需要的專業知識、專門技能和基本職業道德素養的教育,是為未來的勞動做準備,同時也在“職業勞動”的實踐訓練過程中成長。“工學結合、頂崗實習”是高職勞動教育的基本形式,“校企合作”是高職勞動教育的實踐載體,“現代學徒制”是高職勞動教育實踐的有效途徑,“做中學”是高職勞動教育習慣養成和心理意識積澱的過程化培育。高職教育的特性,決定了高職勞動教育必須具有“高”要求——高素質和高技能。勞動的性質不分等級,但技能有高低,高職勞動教育就是要培養大國工匠、能工巧匠,培養一大批技能大師服務新基建、打造新動能。

    新要求

    勞動觀,要有新理解。人工智慧、大資料、物聯網等技術,改變了世界的生產和生活形式,勞動的物件變了,勞動的工具、方式、技術也變了。新時代的勞動者將是知識型勞動者,他們的勞動需要新知識,需要運用智慧化工具開展勞動,而不再是體力勞動的翻版。勞動訓練、實踐和技能也表現出相應的新形式,不再是千百年手把手的傳授,勞動出現的新形式,促使人們形成勞動新觀念,高職教育要適應勞動新方法和職業新生態,創造“新的”勞動教育。

    勞動教育的表現形態,要有新設計。勞動教育要透過具體的課程、活動來實現,新時代的高職勞動教育要把勞動的新特色容納進去。勞動課程要用一些新“趣味”、新的勞動“吸引力”去改變學生不想勞動、不會勞動的心理慣性;要把勞動這個理念帶進教學大綱之中,而不是簡單地增加一部分內容,要讓學習者在學的過程中感覺“動”起來,這是需要教師花大功夫的。只有教師的勞動理念“動”起來了,學生們才會不知不覺地“跟隨”,進而成為習慣。

    勞動教育的方法,要有新創意。必須擺正勞動教育的位置,勞動是教育的一個“部分”,而不只是一個“內容”;“內容”可以選擇,“部分”不可或缺,缺少了就是“殘缺”。高職勞動教育要將新的勞動技能融於職業教育的技術性裡,用新的勞動技能的“美”,讓學生從勞動中感受到快樂、感覺到收穫,達到“勞,勤也”的目的。

    新使命

    高職院校要將勞動教育融於人才培養、社會服務等功能中,發揮職業教育的特長優勢,主動開展勞動教育。

    一是完善“勞動精神”教育功能,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觀、艱苦奮鬥的品質,以及熱愛勞動、熱愛人民的情感,樹立正確的價值追求、人生夢想。

    二是完善勞動教育平臺功能,發揮高職院校實訓教學的特長,向社會輸出勞動教育空間,面向社會提供技術技能勞動教育體驗平臺,開放產教融合實訓基地、技術研發創新中心、新興技術產業或商業應用平臺、大師工作室;發揮高職“雙師型”教師、技能大師等優勢資源,向社會輸出勞動教育師資。

    三是完善勞動教育研究功能,職業的“勞動”屬性,高職教育的勞動本色和先天優勢,要求高職院校要為當地各類機構的勞動教育提供智力支援和服務,促進全社會勞動教育的有效推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過年氣氛不如小時候濃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