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神秘人

    古代對姥姥的稱呼:

    外婆、阿奶、外婆阿奶、奶奶:外祖母(奶,音nā;奶奶,音nānā)。

    將外公叫“大大”,將外婆稱“奶奶(音nānā)”,可顯得更親近些。在中國北方,入贅的上門女婿,生了孩子,外孫、外孫女叫外公外婆一般也叫“爺爺奶奶”。

    另外,因現在獨生子女多,女兒出嫁後,往往公婆和父母兩面設婚房,女兒仍將孃家視作自己家,而不像以前那樣當作親戚,這樣一來,就會讓孩子稱呼自己父母親為“大大、奶奶(音nānā)”,或者是“爺爺、奶奶”(交流用普通話時)。

    擴充套件資料

    “姥姥”和“外婆”及相關問題

    在中國親屬稱謂系統中,母親、妻子、姐妹及女兒方面母系親屬稱“外”,“婆”有“祖母”義,“公”“婆”相對,“公”有對應的“祖父”義,“外公”“外婆”與“外祖父”“外祖母”、“外孫”“外孫女”等組成了親屬詞詞群,語義顯豁,出現時間也較早。

    相對而言,“姥姥”語源較為隱晦,引發人們的猜測。其實,作為外祖母的稱謂,“姥姥”是由“姥娘”演變而來的。俞敏(1999)推斷,北京話中原來外祖母的稱謂方式是“姥娘”,而小孩子喜歡用疊字稱呼,“姥姥”就產生了,而“姥娘”則專指接生婆。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姥姥”收有兩個義項,其中“外祖母”義為普通話詞彙,“接生婆”義為方言詞,標〈方〉。 “姥姥”(老老)的出現比“外婆”要晚得多,大概在明代以後。

    其實,《紅樓夢》中“劉姥姥”的“姥姥”是外祖母稱謂的泛化用法,猶如“奶奶”也有類似用法。這也表明“姥姥”早就進入有影響的書面語了。

    “姥娘”原寫作“老孃”,《現代漢語詞典》一直隻立“老孃”條,未立“姥娘”條,其中“外祖母”義標〈方〉。“姥爺”原寫作“老爺”,《現代漢語詞典》原先只有“老爺”條,第3版才立“姥爺”條。揭去字形遮蔽的面紗,“姥姥”的語義也變得顯豁。

    普通話以北方方言為基礎,有廣泛的地域優勢,普通話還是書面語的基礎。“姥姥”是北京話詞彙,變成普通話語彙的機會較多,能在活生生的語言運用中優先被確定下來。“姥姥”在《現代漢語詞典》第1、2版中標〈口〉,第3版以後去掉了〈口〉,變為普通話通用詞。

    “外婆”雖然歷史悠久且分佈廣泛,但在北京話及周邊大片官話區確實不說,標〈方〉是可以的。但“外婆”透過大量文學作品、流行歌歌詞廣為人知,甚至也被部分北方作家接受,加上“姥姥”類稱呼不像其他普通話稱謂那麼通行,據此取消“外婆”標〈方〉也有理由。

    參考資料

    中國社會科學網-姥姥”和“外婆”及相關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火車票丟失又不用乘坐本次列車可以補票直接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