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而知而行的歷史

    這是決心和意志的問題。

    燕國和齊國有著國仇家恨,燕昭王從即位開始就立下了滅齊的目標,為此勵精圖治,廣納賢才。所以,五國伐齊,燕國作為主謀,斷然不會與齊國有和談的可能。事實上也是如此,燕軍在其他四國軍隊撤兵後,獨自攻齊五年。

    所以,齊國之所以一蹶不振是因為燕國存著滅亡齊國的心思,而且傾國之兵而來,不滅齊國誓不罷休。遇到這樣的苦主,齊國最終翻盤都要用計謀才能取勝,能夠復國已屬萬幸。燕軍荼毒齊國五年,其他國家都紛紛割佔齊國的領土,齊國由此少了一半的國土。由於其他國家共同抵制齊國,所以齊國復國後也不敢找其他國家索要土地。而那些土地,本身也是從其他國家手裡搶過來的,這等於是齊國一夜回到瞭解放前。

    現在來看秦國。戰國七雄中的其他幾家,除了魏國之外,都沒有消滅秦國的決心和目標,這導致五次“五國伐齊”中僅有的兩次勝利也沒有能嚴重削弱秦國。

    這一方面是秦國自身實力較強,函谷關易守難攻。諸侯國則勞師遠征,後勤補給千里迢迢,頗為不便,遠不如秦國在本土方便。另一方面是山東六國不夠團結。比如燕國、齊國因為和秦國距離較遠,所以在削弱秦國上,顯然沒有魏趙韓三家積極。秦國也適事地進行了“遠交近攻”的國策,分化瓦解五國聯軍。再一方面是山東六國之間,也曾經常彼此攻伐,比如長平之戰後,燕國還派兵進攻趙國等。

    所以,五國伐秦之戰,大多都是草草收場,秦國未傷根本,反而是其他國家勞師動眾,耗費了大量錢財。僅有的兩次取勝,由於內部矛盾的問題,也沒有轉化為更大的勝利。

    到後期,南韓、魏國都已經成了秦國的藩屬國了,他們不敢攻打秦國,更不用說滅了秦國了。

    所以,秦國能夠在五國伐秦之戰後快速恢復國力,並再次東出威脅六國,讓六國再次參加合縱時,頗多顧慮。

  • 2 # 歷史何必認真

    我的觀點,秦國佔據地利優勢,國力等同條件下,齊國沒有險要隘口,所以會失敗。

    戰國後期,東齊、西秦國力最為強盛,稱東西二帝,其他五國相對較弱,為了生存,或合縱、或連橫,合縱西可擊秦,東可攻齊,大規模的合縱攻秦有五次,其中三次被阻於函谷關之東,一次諸侯面和心不和而失利,最接近成功的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合縱攻秦,攻入秦國腹地,被秦國集中優勢兵力打敗,可見險要隘口函谷關對於秦國的防護作用。

    僅有的一次合縱攻齊,由樂毅率領五國聯軍,瞬間攻克齊國城池70餘座,除了名將樂毅的正確戰略方針之外,齊國沒有函谷關、潼關之類的天然的、必經的、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要隘口作防禦是最重要的的原因。

    結論:齊國、秦國都是在國力最強盛時面對合縱策略,秦國因有天然地理優勢、險要隘口,所以能多次抵擋聯軍進攻,齊國沒有這樣的條件,國力在強盛也抵擋不了合縱攻齊。

  • 3 # 郭川文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秦國至孝公採納商鞅變法後,進行了徹底的自上而下的改革,韜光養晦幾十年,經濟上開井田,廢阡陌,促進了生產力的提升,軍事上,以軍功立爵,建立了強大的大秦軍隊,外交上,遠交近攻,合縱連橫,分化瓦解多國聯軍的多次合圍,地理位置上,有崤函之固,作為抵禦多國聯軍的戰略要衝,秦人在此抵擋了多國聯軍的多次進攻,此消彼長,又合併巴蜀,增加了人口和糧倉,經濟軍事實力和其他國家進一步拉開差距。所以六國圍秦多無功而返。

    齊國地處渤海之濱,人民富庶,遠離戰爭,又處於平原地帶,無大型的戰略關隘,在燕國的復仇思想指導下,在樂毅的正確指導下,連下70城,齊國元氣大傷,地理位置上看,齊國面臨的幾個大國,都沒有特別大的山川河流進行阻隔,一旦攻破就勢如破竹,長驅直入。雖然齊國的經濟實力強大,但是面臨的強敵反而因地形原因卻變得更多了。

  • 4 # 在親民

    秦國雖曾被合縱攻打,但並未傷到根基,其兵源地和糧源地都未受損。最重要的是,秦國並沒有因為戰鬥失利而失去吞併天下之心。因為打擊,秦國變得更加沉著,更加堅韌,也因為挫折而意識到自己的不足,開始懂得藏拙,懂得以退為進,最終不斷的蠶食鯨吞而消滅六國一統天下。

    齊國被五國攻伐幾乎滅國,即使有幸復國那也是徹底殘廢,根基已傷,需要靜養。更重要的是,經此一役,齊國的大國雄心被打的支離破碎,再無心亦無膽與六國爭雄了。如此這麼一個既無心又無力的齊國,一蹶不振也是正常。

    人說“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所以呢,歸根結底還是心氣的問題。一個國家沒有昂揚、進取的精氣神,不管你之前如何強大,最終還是要走向滅亡的;而只要有進取之心,即使像楚國這樣被滅的國家依然有機會東山再起,中原稱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和名字有關的好聽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