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燒成溫度不同,陶與瓷的區別主要在於原料土的不同和溫度的不同。陶器的燒製溫度在800-1000度,瓷器則是用高嶺土在1300-1400度的溫度下燒製而成。在製陶的溫度基礎上再添火加溫,陶就變成了瓷,瓷是陶的升級版,陶也是瓷的親兄弟。在此特地說明:現今流行的所謂陶製品,多數都是高溫燒製,嚴格來說都是瓷製品。
2、堅硬程度不同。陶器燒成溫度低,胚體並未完全燒結,胎質粗疏,敲擊時聲音發嗡,斷面吸水率高,胎體硬度較差,有的甚至可以用鋼刀劃出溝痕。瓷器的燒成溫度高,胎體基本燒結,胎質堅固緻密,斷面基本不吸水,敲擊時聲音清脆,胎體表面用一般鋼刀很難劃出溝痕。二者堅硬度不同,瓷的硬度高於陶。
3、原料不同。陶器使用一般黏土即可製坯燒成,瓷器則需要選擇特定的材料,以高嶺土製坯。黏土在陶器所需要的溫度階段,則可成為陶器,例如古代的白陶就是如此燒成的。高嶺土在燒製瓷器所需要的溫度(即1300-1400度)下,所制的坯體則成為瓷器。但是,一般製作陶器的黏土製成的坯體,在燒製溫度達到1200℃時,則不可能成為瓷器,會被燒熔為玻璃質。陶胎含鐵量一般在3%以上,瓷胎含鐵量一般在3%以下。
4、透明度不同。陶器的坯體即使比較薄也不具備半透明的特點。瓷器的胎體無論薄厚,都具有半透明的特點。釉料不同,陶器有不掛釉和掛釉兩種,掛釉的陶器釉料在較低的燒成溫度時可熔融。瓷器的釉料有兩種,既可在高溫下以胎體一次燒成,也可在高溫素燒胎上再掛低溫釉,第二次低溫燒成。
5、施釉的不同。釉就是罩在瓷器表面的那一層光亮外衣。它主要是以粘土、石英和長石為原料。經研磨、調製後上於胚胎表面,在高溫焙燒後熔融,冷卻後即形成玻璃質晶體。它可增加胎體強度,並有效地隔絕氣體、液體。陶器通常不施釉或只施低溫釉;瓷器表面施有一層高溫釉,胎釉結合牢固,厚薄均勻,從而達到美化、光潔瓷器的目的。
1、燒成溫度不同,陶與瓷的區別主要在於原料土的不同和溫度的不同。陶器的燒製溫度在800-1000度,瓷器則是用高嶺土在1300-1400度的溫度下燒製而成。在製陶的溫度基礎上再添火加溫,陶就變成了瓷,瓷是陶的升級版,陶也是瓷的親兄弟。在此特地說明:現今流行的所謂陶製品,多數都是高溫燒製,嚴格來說都是瓷製品。
2、堅硬程度不同。陶器燒成溫度低,胚體並未完全燒結,胎質粗疏,敲擊時聲音發嗡,斷面吸水率高,胎體硬度較差,有的甚至可以用鋼刀劃出溝痕。瓷器的燒成溫度高,胎體基本燒結,胎質堅固緻密,斷面基本不吸水,敲擊時聲音清脆,胎體表面用一般鋼刀很難劃出溝痕。二者堅硬度不同,瓷的硬度高於陶。
3、原料不同。陶器使用一般黏土即可製坯燒成,瓷器則需要選擇特定的材料,以高嶺土製坯。黏土在陶器所需要的溫度階段,則可成為陶器,例如古代的白陶就是如此燒成的。高嶺土在燒製瓷器所需要的溫度(即1300-1400度)下,所制的坯體則成為瓷器。但是,一般製作陶器的黏土製成的坯體,在燒製溫度達到1200℃時,則不可能成為瓷器,會被燒熔為玻璃質。陶胎含鐵量一般在3%以上,瓷胎含鐵量一般在3%以下。
4、透明度不同。陶器的坯體即使比較薄也不具備半透明的特點。瓷器的胎體無論薄厚,都具有半透明的特點。釉料不同,陶器有不掛釉和掛釉兩種,掛釉的陶器釉料在較低的燒成溫度時可熔融。瓷器的釉料有兩種,既可在高溫下以胎體一次燒成,也可在高溫素燒胎上再掛低溫釉,第二次低溫燒成。
5、施釉的不同。釉就是罩在瓷器表面的那一層光亮外衣。它主要是以粘土、石英和長石為原料。經研磨、調製後上於胚胎表面,在高溫焙燒後熔融,冷卻後即形成玻璃質晶體。它可增加胎體強度,並有效地隔絕氣體、液體。陶器通常不施釉或只施低溫釉;瓷器表面施有一層高溫釉,胎釉結合牢固,厚薄均勻,從而達到美化、光潔瓷器的目的。